打印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409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印适配器,包括长方体状的板体,自板体的前端面向板体的后端面延伸的检测槽。其中,板体由引导区和延迟区构成,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检测槽的后端面靠近板体前端面的一侧为引导区,靠近板体后端面的一侧为延迟区,在板体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不同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可以通过粘接等的方式搭接在连接部上,即可进行打印。更换时,把原来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拆下,再把新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搭接在连接部上即可。由于检测槽已经设置在打印适配器上,无需在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上开设检测槽,简化了打印模板,降低了打印模板的制作成本;也无需对打印介质开槽,以免打印介质被破坏和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打印机用的打印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打印技术的发展,平板打印机因其能对软或硬的各种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打印时,较小的打印介质需固定在打印模板上,然后打印模板沿进给方向运动,打印喷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图案。例如,把电子产品的外壳固定在打印模板上,然后在外壳上打印出个性化图案。足够大的打印介质则不需要打印模板的承载。平板打印机的进给方向即是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长度方向,平板打印机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是否进入到预定位置的检测杆。如图1所示,平板打印机(未示出)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打印介质是否进入到预定位置的检测杆100。检测杆100通过转轴101可旋转地支承在平板打印机内的支架(未示出)上,检测杆100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未示出)。检测杆100具有用于与打印介质或打印模板接触的检测端102和用于遮挡设置在支架上的光电传感器(未示出)的遮挡端103。如图2所示,平板打印机100具有压簧201、压辊202和驱动辊203、多支从动辊204和检测杆100。现有的打印模板300前端开有检测槽310,中部设有承载电子产品外壳的承载槽320,承载槽320内设有定位突起330。打印模板300的前端夹在压辊202和驱动辊之间203之间,驱动辊203沿图中M方向转动使打印模板300沿A方向移动,当检测槽310的后端面321触动检测杆100的检测端102时,检测杆100沿转轴101转动,进而触发光电传感器(未示出),平板打印机200判定打印模板进入到预定位置。检测槽310的后端面311接触检测杆100的检测端102前,打印模板300的其余部位均未接触检测杆100。沿打印模板进给的A方向,B区为引导区,C区为延迟区,D区为打印区,E区为尾部区域。如图3所示,现有的打印模板300的承载槽320内装载有待打印的电子产品外壳700,该打印模板300前端开有检测槽310。如图4所示,足够大的打印介质可以不使用打印模板而直接打印,但是需要先在打印介质的前端开设检测槽360,并保证检测槽360的后端面361接触检测杆100的检测端102前,打印介质350的其余部位均未接触检测杆100。公布号为CN102794995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适应多种尺寸规格电子产品外壳的打印模板,该打印模板包括大致为长方体的板体,板体具有上端面和底面,上端面具有引导端、尾端及打印介质定位部分,打印介质定位部分包括顶面为一平面的突起及首尾相连的两个横向凹槽和两个纵向凹槽,其中横向凹槽垂直于打印模板的进给方向,纵向凹槽平行于进给方向,打印介质定位部分的侧向定位面为纵向凹槽及横向凹槽远离突起的竖直面。引导端处开有检测槽,检测槽的后端面用于上述检测杆的检测。显然,在打印模板的进给方向上,检测槽的后端面至打印模板的前端面可视为接受平板打印机驱动辊牵引的引导区,检测槽的后端面至靠近前端的横向凹槽的远离突起的竖直面为非打印的延迟区,横向凹槽远离突起区的竖直面之间的区域为打印区,余下区域为尾部区域。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的外壳大小形状不一,一个打印模板也只能适用有限种类的电子产品外壳,因此,针对更多种类的电子产品外壳的打印需求,仍需制作不同规格的打印模板。然而,在每个打印模板的前端开检测槽使得打印模板的制作成本较高,若在打印介质上直接开检测槽则会永久地破坏打印介质和造成打印介质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简化打印模板,降低打印模板制作成本的平板打印机用的打印适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打印适配器,包括长方体状的板体,自板体的前端面向板体的后端面延伸的检测槽。其中,板体由引导区和延迟区构成,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检测槽的后端面靠近板体前端面的一侧为引导区,靠近板体后端面的一侧为延迟区,在板体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 由以上方案可见,不同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可以通过粘接或夹紧等方式搭接在连接部上,即可进行打印。更换时,把原来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拆下,再把新的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搭接在连接部上即可。由于检测槽已经设置在打印适配器上,无需在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上开设检测槽,简化了打印模板,降低了打印模板的制作成本;也无需对打印介质开槽,以免打印介质被破坏和浪费,另一方面,打印适配器本身由于取消了打印区和尾部区域,因而十分轻巧,便于存放。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为垂直地设置在板体的后端面的针,针的数量大于一。针直接插入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前端面即可实现二者的搭接,两根以上的针可以使得搭接更加稳定可靠。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为设置在板体的顶面和底面的粘接区。把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前端面与板体的后端面对齐,然后用透明胶搭接板体顶面的粘接区与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顶面,接着,再用透明胶搭接板体底面的粘接区与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底面。该方案可以使得打印适配器与打印介质之间获得稳定可靠的连接,而且连接处不易发生弯折。又一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为一薄片,从板体的后端面的下侧伸出,薄片的底面与板体的底面平齐。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底面通过双面胶或胶水粘接到薄片的顶面即可实现打印适配器与打印模板或打印介质的搭接,该方案操作简单,便于装卸,连接稳定,又可以避免打印介质或模板局部被被薄片遮挡而无法打印。再一进一步的方案是,引导区在板体的顶面的投影面积大于延迟区在板体的顶面的投影面积。这样可以减小打印适配器的尺寸,节省材料。进一步的方案是,引导区在板体的顶面的投影面积为延迟区在板体的顶面的投影面积的两倍以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打印适配器的尺寸,节省材料,同时缩小不必要的打印延迟时间,提高打印效率。进一步的方案是,检测槽为贯通板体的顶面和底面的通槽。通槽易于加工成形。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平板打印机的检测杆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平板打印机的工作示意 图3是现有技术中打印模板上装载电子产品外壳的示意 图4是现有技术中检测杆检测开有检测槽的打印介质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平板打印机用的打印适配器与打印介质的分解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平板打印机用的打印适配器与打印模板及电子产品外壳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适配器400具有长方体状的板体401。板体401的前端设有贯通顶面402和底面403的通槽410,作为检测槽的通槽410自前端面404向后端面405延伸。前端面404和顶面402拐角处设有倒角430。板体401的后端下侧设有作为连接部的薄片420,薄片420的底面与板体401的底面403平齐。使用时,打印介质500前端510的底面通过双面胶粘接到薄片420的顶面,并使打印介质500的前端面501与板体401的后端面405紧贴。前端面404的法向即是进给方向,也就是板体401的长度方向。在进给方向上,板体401的前端面404至通槽410的后端面411之间的区域为引导区,通槽410的后端面411至板体401的后端面405之间为延迟区。延迟区内,平板打印机的喷头不工作。如图6所示,使用打印适配器时,先把待打印的电子产品外壳700装载在打印模板600的承载槽620内,然后把打印模板600的前端610的底面通过双面胶粘接到薄片420的顶面,并使打印模板的前端面601与板体401的后端面405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打印适配器,包括,长方体状的板体;检测槽,自所述板体的前端面向所述板体的后端面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引导区和延迟区构成;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检测槽的后端面靠近所述前端面的一侧为引导区,靠近所述后端面的一侧为延迟区;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宝李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