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38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垃圾压缩装置和垃圾打包装置,所述垃圾打包装置包括和垃圾套袋机构和自动卸料机构,垃圾套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三根不共线且中空的立柱,每根立柱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伸出立柱,其中一端穿过底板且固定有传动件,另一端设有台阶结构的脱袋帽;每根立柱外套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压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底板背面设有驱动转动杆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升降架和驱动升降架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架顶部设有抓取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鞋套机原理增加了自动套袋机构,可以将垃圾自动装进垃圾袋,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对垃圾自动压缩、打包的垃圾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处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目前大多情况都是使用普通只有盛放功能的垃圾桶,在处理垃圾的时候,一般都需要人工进行收集、打包和堆放。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与垃圾直接接触,给操作人员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针对这这一缺点,现有技术开发了能够自动压缩、打包的装置或者垃圾桶,授权公告号为CN2021140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压缩打包处理机,包括:机体,其内部设置有压缩腔;受料口,设置于机体上部,与压缩腔连通,连通处设置有垃圾卸料门;压缩腔内设置有主推液压轴,其顶部设置有液压块,与压缩腔滑动连接;压缩腔另一端设置挡块;液压块与挡块接触后形成与压缩腔轴线水平垂直的腔体;所述腔体轴线方向设置有侧推液压轴,其顶部设置有推块,与所述腔体滑动连接;与所述推块相对的所述腔体的一面设置有垃圾包卸料门。授权公告号为CN2 020302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打包和装袋的垃圾桶,包括压缩部件、副机架部件、电子控制保护部件、主机架部件、扎袋部件,在主机架部件的顶端装有压缩部件,压缩部件的上面设有投入部件,压缩部件的外侧安装了固定在主机架部件底端的电子控制保护部件,电子控制保护部件连接电动机;主机架部件的左侧连有副机架部件,所述副机架部件的底部安装扎袋部件。这类垃圾处理装置都对垃圾进行自动的压缩和打包处理,有效地减少使用者直接与垃圾接触的时间,节省人力,使垃圾处理更简单卫生。但此类装置利用垃圾自身重力直接掉落运出,或是需要人工送走垃圾,无法实现垃圾的有效率地送走,易造成垃圾的滞留和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处理装置不能垃圾压缩进行套袋打包操作,并把垃圾及时移出装置的问题。—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垃圾压缩装置和垃圾打包装置,所述垃圾打包装置包括:垃圾套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三根不共线且中空的立柱,每根立柱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伸出立柱,其中一端穿过底板且固定有传动件,另一端设有台阶结构的脱袋帽,传动件和脱袋帽将转动杆轴向固定;每根立柱外套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压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底板背面设有驱动转动杆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升降架和驱动升降架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架顶部设有抓取机构。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装置除了压缩装置之外,还增设了自动套袋机构,该套袋利用自动鞋套机的原理,将垃圾落入鞋套内,实现自动打包,利用自动卸料机构,将打包好的垃圾及时转移至固定位置。优选的,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架体,每个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的顶端和第二斜杆的底端分别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铰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对称地设有由第一滑杆和滑块组成的滑动机构,第一斜杆的底端和第二斜杆的顶端分别与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上的滑块相铰接;升降架底部设有连接两个滑块的推杆,两个架体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与所述推杆配合的丝杠,所述丝杠连接第二电机;每个架体外侧设有带直角轨道的边架,所述上支撑杆外侧安装有与所述直角轨道配合的滑轮,所述抓取机构设于升降架顶部。本专利技术所述升降架为能够实现水平移动的升降架,它采用了两个剪叉式升降架,在起始位置,丝杠推动架体升高,至最大高度时,升降架整体由丝杠驱动水平移动。所述的抓取机构可以采用传统的机械手,为了同一机构实现夹料和放料,优选的,两个架体顶部对称地设有由第二滑杆、滑座和压簧构成的回复机构,两个架体之间设有连接两个滑座的横梁,横梁中部设有第一爪臂,其中一个架体内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爪臂配合的第二爪臂,第一爪臂和第二爪臂均为弧形,构成所述的抓取机构;所述的机架顶部设有用于推动横梁使第一爪臂和第二爪臂相互靠近的挡块。为了实现自动抓取垃圾桶,让垃圾桶内的倒入压缩装置内部,优选的,所述机架一侧设有自动进料机构,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两根直立固定在机架上的丝杠、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杠螺母转动连接的固定架,其中一个丝杠螺母上设有驱动固定架旋转的第五电机,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两根分别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滑动配合的导柱、以及驱动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合拢或分开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皮带轮、第三电机和水平设置的传动带,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与传动带两个不同半圈固定连接。所述垃圾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槽,压缩槽底部开口并设有与所述开口边沿滑动配合的挡板,压缩槽内设有直立的压板,一侧设有推动压板的第四驱动机构。为了压缩时候不让垃圾从压缩槽口部跑出,所述压缩槽顶部的开口处设有由固定板和活动板铰接组成的盖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底面的抽屉轨与压板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板的铰接侧设有拨块,相应的压缩槽侧壁设有水平布置的用于触碰拨块使活动板翻转的导向条,活动板顶面和固定板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为了避免垃圾对缓冲板反作用力过大导致动力机构损坏,所述压板前方设有直立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压板之间设有若干水平的导杆,导杆外套缓冲弹簧,导杆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压板并设有限位件。 所述压缩槽上方设有料斗。所述传动件为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电机和与所述齿轮配合的传动机构组成。本专利技术利用鞋套机原理增加了自动套袋机构,可以将垃圾自动装进垃圾袋,避免了人工操作,另外利用能水平移动的升降架,可以将垃圾及时从装置内部转移出去,实现压缩、打包、堆放一体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垃圾处理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垃圾套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垃圾套袋机构的侧向视图。图5是图4所示垃圾套袋机构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垃圾套袋机构立柱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自动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自动卸料机构上升前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自动卸料机构上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自动卸料机构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垃圾压缩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12是压板与支撑板及翻转盖板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3是自动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自动进料机构的仰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自动进料机构C-C方向的剖视图。图16是图13所示自动进料机构的左视图。图17是图16所示自动进料机构D-D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I上安装有垃圾套袋机构2,自动卸料机构3,垃圾压缩装置4和自动进料机构5,垃圾套袋机构2和自动卸料机构3构成垃圾打包装置,可以将垃圾自动打包和转移,避免人工操作。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垃圾套袋机构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大致为长方形,在底板201的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一根中空的立柱202,立柱202上套有弹簧203和压板204,而且两根相邻的立柱共用一块压板。每根立柱202内设有转动杆210,转动杆210两端均伸出立柱202,其中一端穿过底板201且固定有传动齿轮209,另一端固定有脱袋帽,脱袋帽通过螺钉213与转动杆210固定连接。为了防止脱袋帽与转动杆210之间发生打滑现象,在转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垃圾压缩装置和垃圾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包装置包括:垃圾套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三根不共线且中空的立柱,每根立柱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伸出立柱,其中一端穿过底板且固定有传动件,另一端设有台阶结构的脱袋帽,传动件和脱袋帽将转动杆轴向固定;每根立柱外套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压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底板背面设有驱动转动杆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升降架和驱动升降架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架顶部设有抓取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峰徐志玲徐雁东沈裴裴许增博易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