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大华专利>正文

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692 阅读:4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蓄水池内设置有低水位保护器;蓄水池的旁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消防水泵、气压罐、消防连接器;底座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主管道,消防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通过第一支管道相连接;底座的旁边设置有平衡管,消防水泵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三支管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第三支管中部设置有分逆止阀;气压罐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二支管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气压罐上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消防连接器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四支管相连接,消防连接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平衡管上,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之间设置有总阀门,在平衡管的中部设置有远传压力表、第一传感器,在平衡管的下端设置有减压阀、总逆止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属于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建筑施工用水的供给问题,是建筑方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楼层太高,普通水泵扬程不够,因此,建筑方只能采用高压泵,用人工操作供水(即每天早上工人将水泵打开,下班时再将水泵关闭,无论用不用水,水泵一直要处于工作状态),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缩短高压水泵的使用寿命,给建筑方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另外,现有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并没一套专业的消防供水设备,只能依靠施工用水来解决,若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火灾,仅仅凭借施工用水管道进行灭火,是达不到灭火目的。由于国内的消防高举车,最高只能高举72米,当受到风力影响时,云梯的稳定性会发生问题,导致救灾人员无法实施救援工作。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既可以给高层建筑施工供水,又能在发生火灾时,给消防管道供水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该设备内设置有变频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调节高压泵的转数和工作台数,确保恒压供水,这样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还能延长高压泵的使用寿命;由于该供水设备上设置有消防水泵连接器,当遇到火灾时,可以通过消防水泵连接器,将消防水带直接与建筑物内的消防管道相连接,能够迅速将水源输送给各消防用水点,消防人员无需架设云梯,可直接利用就近的取水点连接管道,从而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该供水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看管,既可以给高层建筑施工供水,又能在发生火灾时,给消防管道提供水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它由蓄水池、低水位保护器、主管道、第一支管道、消防水泵、气压罐、第二支管、变频控制柜、第三支管、平衡管、第一传感器、总逆止阀、第四支管、消防连接器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蓄水池内设置有低水位保护器,低水位保护器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相连接;在蓄水池的旁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消防水泵、气压罐、消防连接器,消防水泵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相连接;底座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主管道,消防水泵与主管道之间通过第一支管道相连接;在底座的旁边设置有平衡管,消防水泵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三支管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第三支管的中部设置有分逆止阀;气压罐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二支管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在气压罐上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消防连接器与平衡管之间通过第四支管相连接,消防连接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在平衡管上,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之间设置有总阀门,在平衡管的中部设置有远传压力表、第一传感器,压力表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相连接,在平衡管的下端设置有减压阀、总逆止阀;所述的主管道、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的消防水泵的数量为2-5个。使用方法首先将平衡管的下端与高层建筑内施工相连接,然后,用户根据楼层的高度来设定变频控制柜内压力按钮的参数;当需要大量的水时,远传压力表检测管路内的压力,并发出信号传递给变频控制柜,变频控制柜根据远传压力表发出的信号和事先设定的参数给消防水泵发出指令,并自动调节消防水泵的工作转数和工作台数,从而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当需要持续小流量用水时,变频控制柜根据远传压力表发出的信号,指令消防水泵进入休眠状态,系统采用气压罐内的储存水来给用户供水,这样既可以节省设备,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当蓄水池内的不能满足消防水泵的需要时,低水位保护器将向变频控制柜发出信号,变频控制柜指令消防水泵停止工作,这样可以防止水泵干研,损坏电机;当电接点压力表消防压力信号时,将向变频控制柜发出信号,变频控制柜指令施工用水管路关闭,消防水泵进入工频运转状态,给消防管路供水,当消防车到达现场时,可关闭该设备,将消防水带与消防连接器相连接,这样消防车内的水可以通过建筑物内的消防管道加压到各楼层的用水点,从而达到提供水源的目的。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设备内设置有变频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调节高压泵的转数和工作台数,确保恒压供水,这样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还能延长高压泵的使用寿命;由于该供水设备上设置有消防水泵连接器,当遇到火灾时,可以通过该连接器,将消防水带直接与建筑物内的消防管道相连接,能够迅速将水源输送给各消防用水点,消防人员无需架设云梯,可直接利用就近的取水点连接管道,从而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2、该供水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看管,既可以给高层建筑施工供水,又能在发生火灾时,给消防管道提供水源。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1.蓄水池、2.低水位保护器、3.阀门、4.主管道、5.第一支管道、6.消防水泵、7.气压罐、8.电接点压力表、9.第二支管、10.变频控制柜、11.远传压力表、12.第三支管、13.分逆止阀、14.平衡管、15.第一传感器、16.减压阀、17.总逆止阀、18.第四支管、19.底座、20.消防连接器、21.第二传感器。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它由蓄水池1、低水位保护器2、主管道4、第一支管道5、消防水泵6、气压罐7、第二支管9、变频控制柜10、第三支管12、平衡管14、第一传感器15、总逆止阀17、第四支管18、消防连接器20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在蓄水池I内设置有低水位保护器2,低水位保护器2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在蓄水池I的旁边设置有底座19,底座19上设置有消防水泵6、气压罐7、消防连接器20,消防水泵6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底座19与蓄水池I之间设置有主管道4,消防水泵6与主管道4之间通过第一支管道5相连接;在底座19的旁边设置有平衡管14,消防水泵6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三支管12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第三支管12的中部设置有分逆止阀13 ;气压罐7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二支管9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在气压罐7上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8 ;消防连接器20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四支管18相连接,消防连接器2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21 ;在平衡管14上,第三支管12与第四支管18之间设置有总阀门,在平衡管14的中部设置有远传压力表11、第一传感器15,压力表11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在平衡管14的下端设置有减压阀16、总逆止阀17 ;所述的主管道4、第一支管道5、第二支管9、第三支管12、第四支管18上均设置有阀门3。如图所示,所述的消防水泵6的数量为2-5个。权利要求1.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它由蓄水池(I)、低水位保护器(2)、主管道(4)、第一支管道(5)、消防水泵¢)、气压罐(7)、第二支管(9)、变频控制柜(10)、第三支管(12)、平衡管(14)、第一传感器(15)、总逆止阀(17)、第四支管(18)、消防连接器(20)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蓄水池(I)内设置有低水位保护器(2),低水位保护器(2)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在蓄水池(I)的旁边设置有底座(19),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消防供水设备,它由蓄水池(1)、低水位保护器(2)、主管道(4)、第一支管道(5)、消防水泵(6)、气压罐(7)、第二支管(9)、变频控制柜(10)、第三支管(12)、平衡管(14)、第一传感器(15)、总逆止阀(17)、第四支管(18)、消防连接器(20)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蓄水池(1)内设置有低水位保护器(2),低水位保护器(2)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在蓄水池(1)的旁边设置有底座(19),底座(19)上设置有消防水泵(6)、气压罐(7)、消防连接器(20),消防水泵(6)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底座(19)与蓄水池(1)之间设置有主管道(4),消防水泵(6)与主管道(4)之间通过第一支管道(5)相连接;在底座(19)的旁边设置有平衡管(14),消防水泵(6)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三支管(12)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第三支管(12)的中部设置有分逆止阀(13);气压罐(7)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二支管(9)和柔性连接头相连接,在气压罐(7)上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8);消防连接器(20)与平衡管(14)之间通过第四支管(18)相连接,消防连接器(2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21);在平衡管(14)上,第三支管(12)与第四支管(18)之间设置有总阀门,在平衡管(14)的中部设置有远传压力表(11)、第一传感器(15),压力表(11)通过导线与变频控制柜(10)相连接,在平衡管(14)的下端设置有减压阀(16)、总逆止阀(17);所述的主管道(4)、第一支管道(5)、第二支管(9)、第三支管(12)、第四支管(18)上均设置有阀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大华
申请(专利权)人:柴大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