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雨晴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126 阅读:4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它包括琴体、琴颈、琴腰及琴弦,所述琴体为桤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颈为槭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体的一端安装有架弦器,琴体的尾端设有挂弦孔,所述琴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架弦器和挂弦孔上,所述琴体上安装有拾音器,所述琴体的一侧端部设有连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过连接插孔外接扬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古琴相比,它结合了古琴和电贝司的优点,通过拾音器连接扬声器而实现的,因此可以调节发音音量。由于摆脱了共鸣箱的限制,就扩大了普通古琴的音域,其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长可短,故比起普通木质的古琴来,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更大,特别是在在表现滑音、颤音和倚音方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乐器,特别是一种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
技术介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传统古琴仅依赖琴体的共鸣箱发声,音量较小且音域也较窄,同时音色和音量都不可调,严重影响该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具音乐表现力的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它包括琴体、琴颈、琴腰及琴弦,所述琴体为桤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颈为槭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体的一端安装有架弦器,琴体的尾端设有挂弦孔,所述琴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架弦器和挂弦孔上,所述琴体上安装有拾音器,所述琴体的一侧端部设有连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过连接插孔外接扬声器。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琴体上安装有音量音色旋钮。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琴体长120-125公分,宽18_25公分,厚5_8公分。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贝司电古琴,它包括琴体、琴颈、琴腰及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为桤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颈为槭木材质的实心结构,所述琴体的一端安装有架弦器,琴体的尾端设有挂弦孔,所述琴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架弦器和挂弦孔上,所述琴体上安装有拾音器,所述琴体的一侧端部设有连接插孔,所述拾音器通过连接插孔外接扬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王雨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