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跟垫,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足跟垫。
技术介绍
目前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某些持久的站立,行走的刺激,均可发生跟骨周围的痛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现有治疗跟痛症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封闭疗法或小针刀治疗,此项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创伤及痛苦,激素可导致局部肌肉萎缩,有一定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足跟垫。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足跟垫,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与后端相连接,足跟垫中间设有凹槽,足跟垫呈U型结构,前端与后端内设有中药包,足跟垫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所述前端与后端采用缝制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效果显著。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2后端、3凹槽、4中药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不,一种中药足跟塾,包括如端1、后端2、四槽3,如端I与后端2相连接,足跟垫中间设有凹槽3,足跟垫呈U型结构,前端I与后端2内设有中药包4,足跟垫的后端2高0.5cm,前端I高0.3cm,后端2到前端依次降低。所述前端I与后端2采用缝制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足跟垫,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与后端相连接,足跟垫中间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足跟垫呈U型结构,前端与后端内设有中药包,足跟垫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足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与后端采用缝制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足跟垫,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足跟垫,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与后端相连接,足跟垫中间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足跟垫呈U型结构,前端与后端内设有中药包,足跟垫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