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56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石油钻井用的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泥浆泵上含有大皮带轮(1)及轮轴(13),其特征在于:与轮轴(13)相顶压的有液压控制的主油缸(3),在主油缸(3)体外周向上有3个均布铰接的副油缸(4),每个副油缸(4)的另一端装有伸向皮带轮(1)的拉爪(2),拉爪(2)端构成钩体,与皮带轮另一面相钩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钻井用的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
技术介绍
泥浆泵是主要的钻井设备之一。泥浆泵在维修时需将大皮带轮拆下,原拆卸方法是用吊车吊着摆锤,五六个人分两排挥动摆锤撞击皮带轮。(因泵的结构特殊,尺寸较大,不能用卧式千斤来拆大皮带轮)大皮带轮与轴的结合较松时,撞击几十下就能撞开皮带轮,紧的撞击几百下,还有一部分更紧的皮带轮撞不下来,这种拆卸工艺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一部分皮带轮拆不下来;易撞坏皮带;效率低;不安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式的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本技术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与轮轴相顶压的有液压控制的主油缸,在主油缸体外周向上有3个均布铰接的副油缸,每个副油缸的另一端装有伸向皮带轮的拉爪,拉爪端构成钩体,与皮带轮另一面相钩挂。在上述方案中,根据三点定面的原理,设计了三个可张合的拉爪,张合动作由副油缸控制。在拉臂上固定着主油缸,在小油缸工作时,带构体拉爪合拢钩住大皮带轮的边缘后,主油缸活塞伸出并顶住与皮带轮配合的轴上,当液压源的供油压力升高时,顶力也逐渐加大,最后顶下皮带轮,系统的最大压力由安全溢流阀控制。回收主轴缸活塞,副油缸供油使拉爪张开,机械手脱开皮带轮。液压源、油缸、拉爪作成一体式,并留有动力电缆的接口,以增加机械手的机动性。利用一个有较长导线的远程控制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工作,这样人员就可以撤到安全地方,以防拆开时机械手意外弹出伤人。本技术与上述
技术介绍
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过程简便,提高了拆卸效率。原摆锤拆卸法平均需6个人用2个小时才能拆下皮带轮,现在只用2个人10分钟的时间,效率提高36倍;具有较大的拆卸力。原摆锤拆卸法一般可拆结合力为50吨的皮带轮,而机械手拆结合力为100吨的皮带轮,皮带轮的结合力最大为80吨,因而机械手能拆开所有的泥浆泵的大皮带轮;安全、可靠,原方法易磕手碰脚,而机械手完全由机械来实现拆卸动作,而且有安全溢流阀和远程控制开关双重安全保险,安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机械手主视图;附图2是图1左视图;附图3是图1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与皮带轮1的轮轴13相顶压的有液压控制的主油缸3,在主油缸3体外周向上有3个均布铰接的副油缸4,每个副油缸4的另一端装有伸向皮带轮1的拉爪2,拉爪2端构成钩体,与皮带轮另一面相钩挂。由图3所示,电机12带动油泵11经油虑14从油箱9再经换向阀(8,7)用管线与主、副油缸(3,4)构成回路,回路上还有安全溢流阀15。主油缸3装在拉臂6上,拉爪2通过销轴5与拉臂6的一端铰接,拉臂6安装在支架10上。权利要求一种涉及石油钻井用的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泥浆泵上含有大皮带轮(1)及轮轴(13),其特征在于与轮轴(13)相顶压的有液压控制的主油缸(3),在主油缸(3)体外周向上有3个均布铰接的副油缸(4),每个副油缸(4)的另一端装有伸向皮带轮(1)的拉爪(2),拉爪(2)端构成钩体,与皮带轮另一面相钩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的泥浆泵大皮带轮拆卸机械手。泥浆泵上含有皮带轮(1)及轮轴(13),与轮轴(13)相顶压的有液压控制的主油缸(3),在主油缸(3)体外周向上有3个均布铰接的副油缸(4),每个副油缸(4)的另一端装有伸向皮带轮(1)的拉爪(2),拉爪(2)端构成钩体,与皮带轮另一面相钩挂。本技术操作过程简便,提高了拆卸效率,具有较大的拆卸力。使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23P19/02GK2548759SQ0223741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钟启刚, 邹野, 李景祥, 宁淑霞, 李彦红, 姚殿勇, 刘旭, 路勇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启刚邹野李景祥宁淑霞李彦红姚殿勇刘旭路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