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霞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348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包括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药:麻黄1-3份、五味子3-5份、太子参3-5份、炙甘草10-15份、芍药10-15份、黄芪10-15份、茯苓10-15份、陈皮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能明显降低治疗疗程和人均治疗费用,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最主要是本组方能明显减低喘息发作次数,延长再次喘息发作时间,因此特别适合病程后期服用,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喘息发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20多年来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尤其是儿童哮喘,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哮喘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无论从直接医疗费用(住院和药品使用)还是间接的非医疗费用(包括误工及非正常死亡)都相当大。WHO报道,在全世界范围计算,哮喘相关的经济花费比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数还高。儿童期是哮喘发作的敏感阶段,哮喘导致的患儿缺课率升高、活动受到限制、影响社交能力等,对儿童的发育和成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重症哮喘发作时直接导致的高病死率,对每个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儿童重症哮喘的发作,保障哮喘患儿的心身健康,减少哮喘患儿的病死率,减少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尤显重要。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性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参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导致炎症持续发展。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不足致痰饮内生、痰气搏结为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如《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咳嗽咽喉作呀呷声诸方》云:“夫小儿嗽而呀呷作声者,由胸膈痰多,嗽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呀呷有声。”因此,儿童期生理特点和外界因素,导致炎症细胞释放增加,喘息容易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目前哮喘的治疗方案,在西医主要采用GINA方案,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主,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心肺肾功能的影响不可忽视,而且在药物使用后对患儿体质、生理功能的影响,也容易造成病程迁延不愈。今年来中药在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自行熬制的中药治疗不规范,服用不方便造成患儿较难接受的缺点,而开发的中成药制剂主要以喘息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为主,尚缺乏针对喘息性疾病中后期治疗及预防的中成药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兼具有平喘和调理的作用,特别适合儿童喘息性疾病病程中后期治疗以及预防喘息发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包括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药:麻黄1-3份、五味子3-5份、太子参3-5份、炙甘草10-15份、芍药10-15份、黄芪10-15份、茯苓10-15份、陈皮3-6份。该中药组方的各原料药的优选比例为:麻黄I份、五味子3份、太子参3份、炙甘草10份、芍药10份、黄芪10份、茯苓10份、陈皮3份。 本组方药物的制备方法采取常规的乙醇提取法:首先将上述配方的原材料研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旋转蒸发后通过回流提纯,最后浓缩形成中药溶液。本组方的做成制剂的用量及用法:1-3岁5ml/次,每日三次;3_6岁IOml/次,每日三次;6岁以上15ml/次,3/日;口服。本专利技术的药物药性、药理作用如下: 麻黄: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发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肿;4.散阴疽,消症结。麻黄具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麻黄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能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抑制蠕动,延迟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挥发油对人工发热的兔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对人有中等程度的发汗作用。麻黄煎剂体外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麻黄挥发油鸡胚实验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五味子: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涩精。主要致力肺虚喘咳,自汗、盗汗等。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其提取物及醇甲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抑制动物攻击行为,对抗电休克和化学性惊厥。五味子醇提取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转氨酶的释放,使ALT活性降低等。五味子还具有扩血管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五味子能“收肺气”、“宁嗽定喘”。动物试验表明,五味子煎剂和五味子素有兴奋呼吸作用。五味子的酸性成为能是小鼠气管腺中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减少,具有祛痰和镇咳作用。五味子能增强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功能,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太子参: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 是人参的一种,是一种针对儿童疗效较好的补虚补气药。太子参以“清补”见长,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主要用于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疗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精神疲乏等。太子参多糖具有抗应激、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太子参剂量5%时能使果蝇的平均寿命延长,因此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其醇提取物具有稳定的非酶类除超氧自由基的“S0D”样作用,因此具有抗氧化作用,另外还有抗菌抗病毒及镇咳作用。甘草:甘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之一。它是重要的补益药,为补气之要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炙甘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可视、心悸等,其作用为补中益气,化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生甘草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解药毒和食物中毒等,其作用为清热泻火,清热通淋,解毒作用。芍药:芍药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其药理作用包括保护肝脏、心脏以及神经系统,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镇痛及解痉作用。与甘草合用后能提高哮喘小鼠体内SOD的活性,增强抗氧化作用,清除体内产生的过量氧自由基,降低MDA水平。还能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释放,增强抗氧化能力,清除气道炎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减轻气道损伤及相关炎症介质合成,具有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黄芪:黄芪性味甘温,归属肺脾二经,有补益肺脾、固表止汗、利尿托毒等效。现代药物分析研究发现黄芪含有三萜皂类衍生物、多糖、黄酮化合物,也含有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利尿、强心、保肝、抗炎、抗菌等作用。黄芪通过移植炎症介质的释放气道抗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所含的生物碱、黄酮类等各部分均能直接抑杀病毒;它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气道局部的淤血水肿;能调节气道CAMP/CGMP比例,使CAMP分解减少,减轻支气管痉挛;同时它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利于哮喘病人整个机体状况的改善。茯苓:茯苓是一种真菌类中药,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是中药“四君八珍”之一.味甘、淡平.归心、肺、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茯苓提取物对二甲苯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其所致小鼠耳肿m引.日本学者从茯苓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的三萜化合物1,2,6,12和23,其可以抑制TPA(12—氧一 14 一酰佛波醇.13.乙酸)引起的鼠耳肿.另据报道,茯苓三萜类化合物13,5,11,13,15,16,17,2,4,26,27,28,31等和茯苓提取物对TPA(12-氧一 14-酰佛波醇一 13.乙酸引起的雌鼠炎症有抑制作用m’;三萜类化合物I和12作为蛇毒液的磷脂酶A2 (PL A2)的抑制剂。使其成为天然的潜在抗炎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中药组方,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药:麻黄1‑3份、五味子3‑5份、太子参3‑5份、炙甘草10‑15份、芍药10‑15份、黄芪10‑15份、茯苓10‑15份、陈皮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刘力建宋航李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