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55、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5-30、均聚聚丙烯10-15、环氧亚麻子油3-5、聚乙烯醇2-3、氢氧化铝1-2、聚异丁烯1-2、硅藻土8-12、二茂铁1-2、聚-4-甲基-1-戊烯0.7-1.3、改性纳米陶土8-12、抗氧剂1035 0.9-1.1、邻苯二甲酸聚酯0.6-0.8、环氧硬脂酸辛酯1-2、硬脂酸钙4-6和改性树木灰烬1.7-2.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同时在原料中添加了硅藻土、改性纳米陶土和改性树木灰烬,增强了薄膜的阻隔性和气密性,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具有热封强度高、热封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薄膜材料,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 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笨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在所有的塑料薄膜电容当中,聚丙烯(PP)电容和聚苯乙烯(PS)电容的特性最为显著,当然这两种电容器的价格也比较高,电容器的薄膜质量直接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和产品性能,电容器薄膜的需求量大、种类多,采用单一原料生产的薄膜很难适应市场的要求,但每种原料都有其不足之处,所以生产出来的薄膜很难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采用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茂金属聚丙烯树脂两种原料混合,并添加多种辅料添加剂经过挤出、吹膜定型和切割制得电容器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同时在原料中添加了硅藻土、改性纳米陶土和改性树木灰烬,增强了薄膜的阻隔性和气密性,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具有热封强度高、热封性能好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55、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5-30、均聚聚丙烯10-15、环氧亚麻子油3_5、聚乙烯醇2-3、氧氧化招1-2、聚异丁稀1-2、娃操土8-12、_二茂铁1-2、聚-4-甲基-1-戍稀0.7-1.3、改性纳米陶土 8-12、抗氧剂1035 0.9-1.1、邻苯二甲酸聚酯0.6-0.8、环氧硬脂酸辛酯1_2、硬脂酸钙4-6和改性树木灰烬1.7-2.0。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2、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8、均聚聚丙烯12、环氧亚麻子油4、聚乙烯醇2.5、氢氧化铝1.5、聚异丁烯1.5、硅藻土 10、二茂铁1.5、聚-4-甲基-1-戊烯1.0、改性纳米陶土 10、抗氧剂1035 1.0、邻苯二甲酸聚酯0.7、环氧硬脂酸辛酯1.5、硬脂酸钙5和改性树木灰烬1.8。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硅藻土,先将硅藻土用20-25%双氧水浸泡3-4小时,在400-450°C下焙烧3-4小时,研成400-45目粉末;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环氧亚麻子油、聚乙烯醇加入混料机中,升温至80-85°C,再加入聚异丁烯、氢氧化铝、二茂铁搅拌10-15分钟后,再加入步骤(I)处理后的硅藻土,搅拌并加热至160-170°C,最后加入均聚聚丙烯搅拌20-30分钟,得到改性均聚聚丙烯; (3)、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其他组成原料,然后和步骤(2)处理后的改性均聚聚丙烯混合并搅拌均匀;送入挤出机熔体挤出,熔融温度为175-195 ;进行模头吹膜定型,模头温度是由下向上逐渐升高,其范围控制在185-225 ;然后牵引切割,最后收卷得到。所述的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在树木灰烬中加入1-2%的硅烷偶联剂KH550、0.2-0.3%月桂醇硫酸钠和1-2%氢氧化铝,高速搅拌1-2小时后研磨得到。所述的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3-5%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力口热到50-60°C搅拌20-30分钟,再加 入1-3%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然后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即可得到改性纳米陶土。所述的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2.0 — 8.0g/10min之间,密度为0.89 — 0.91 g/cm3之间;所述的茂金属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2.0 — 5.0g/10min之间,密度为0.89 — 0.90 g/cm3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采用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茂金属聚丙烯树脂两种原料混合,并添加多种辅料添加剂经过挤出、吹膜定型和切割制得电容器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同时在原料中添加了硅藻土、改性纳米陶土和改性树木灰烬,增强了薄膜的阻隔性和气密性,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具有热封强度高、热封性能好的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2、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8、均聚聚丙烯12、环氧亚麻子油4、聚乙烯醇2.5、氢氧化铝1.5、聚异丁烯1.5、硅藻土 10、二茂铁1.5、聚-4-甲基_1_戊烯1.0、改性纳米陶土 10、抗氧剂1035 1.0、邻苯二甲酸聚酯0.7、环氧硬脂酸辛酯1.5、硬脂酸钙5和改性树木灰烬1.8。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硅藻土,先将硅藻土用20-25%双氧水浸泡3-4小时,在400-450°C下焙烧3-4小时,研成400-45目粉末;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环氧亚麻子油、聚乙烯醇加入混料机中,升温至80-85°C,再加入聚异丁烯、氢氧化铝、二茂铁搅拌10-15分钟后,再加入步骤(I)处理后的硅藻土,搅拌并加热至160-170°C,最后加入均聚聚丙烯搅拌20-30分钟,得到改性均聚聚丙烯; (3)、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其他组成原料,然后和步骤(2)处理后的改性均聚聚丙烯混合并搅拌均匀;送入挤出机熔体挤出,熔融温度为175-195 ;进行模头吹膜定型,模头温度是由下向上逐渐升高,其范围控制在185-225 ;然后牵引切割,最后收卷得到。所述的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在树木灰烬中加入1-2%的硅烷偶联剂KH550、0.2-0.3%月桂醇硫酸钠和1-2%氢氧化铝,高速搅拌1-2小时后研磨得到。所述的改性纳米陶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陶土与3-5%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力口热到50-60°C搅拌20-30分钟,再加入1-3%的纳米二氧化硅,高速分散,然后烘干粉碎成300-350目粉末即可得到改性纳米陶土。所述的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2.0-8.0g/10min之间,密度为0.89 — 0.91 g/cm3之间;所述的茂金属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2.0 — 5.0g/10min之间,密度为0.89 — 0.90 g/cm3之间。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电容器薄膜的性能检测如下:MFR (g/10min):35.2 ;拉伸强度(Mpa):43.5 ;热封强度:10.6 ;弯曲强度(Mpa):53 ;弯曲模量(Mpa):2187 ;摩擦 系数:0.193 ;热收缩率(%):0.86-0.94 ;光泽度(%):82.5-85.8。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55、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5-30、均聚聚丙烯10-15、环氧亚麻子油3-5、聚乙烯醇2-3、氢氧化铝1-2、聚异丁烯1-2、硅藻土 8_12、二茂铁1_2、聚-4-甲基-1-戊烯0.7-1.3、改性纳米陶土 8-12、抗氧剂1035 0.9-1.1、邻苯二甲酸聚酯0.6-0.8、环氧硬脂酸辛酯1-2、硬脂酸钙4-6和改性树木灰烬1.7-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2、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8、均聚聚丙烯12、环氧亚麻子油4、聚乙烯醇2.5、氢氧化铝1.5、聚异丁烯1.5、硅藻土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改性纳米陶土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树脂50‑55、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5‑30、均聚聚丙烯 10‑15、环氧亚麻子油3‑5、聚乙烯醇2‑3、氢氧化铝1‑2、聚异丁烯1‑2、硅藻土8‑12、二茂铁1‑2、聚‑4‑甲基‑1‑戊烯0.7‑1.3、改性纳米陶土8‑12、抗氧剂1035 0.9‑1.1、邻苯二甲酸聚酯0.6‑0.8、环氧硬脂酸辛酯1‑2、硬脂酸钙4‑6和改性树木灰烬1.7‑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其信,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