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建男专利>正文

针织机的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281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的裁线机构,该裁线机构设置于针织机的针筒内,包括多支起毛针及多支裁刀,该起毛针及裁刀能在针筒中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其中各该起毛针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弯钩部,且该起毛针两两成对,而能使一线圈绷紧于成对的各该起毛针的弯钩部间;该裁刀设置于相互成对的两支起毛针之间,其一端设有一刀刃部,该裁刀与该起毛针间能彼此相对运动,且该刀刃部能通过该起毛针的弯钩部之间,进而能通过该刀刃部将绷紧于各该弯钩部间的线圈裁断。如此,不但使得线圈能被更轻易地切断,进而能减缓该刀刃部的磨耗,且能有效避免裁切后的线段发生不等长或切面不整齐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维修便利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针织机的裁线机构,应用于一针织机,尤其是一种设有起毛针与裁刀,且裁刀与二起毛针间能相对运动,进而使绷紧于二起毛针的弯钩部的线圈能被裁刀裁断的裁线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布料依其织法不同可被区分为针织布及梭织布两大类,两者在加工工艺、布面结构、织物特性以及成品用途上,皆各自有其特色,其中通过针织机所生产的针织布通常由形成底布的底纱,及编入该底布以供形成线圈的绒头纱线所构成。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传统上,在针织机I的针筒10内设有多支织针21及多只起毛针22,在针织机I通过该多支织针21编织底布的同时,能通过该多只起毛针22勾拉绒头纱线,进而能在该底布的布面上形成线圈。早期当厂商以针织机I生产如毛巾布等针织布时,除了必须通过针织机I进行“勾线成圈”的程序外,还须将布料置于另一剪毛机以进行“剪毛”程序,以便能将绒头纱线所形成的一线圈顶端切除,进而形成突出于底布表面的两条线段,该作法不仅十分费时与费工,且会造成绒头纱线大量耗损,十分不理想。为解决前述问题,相关
人员纷纷投入研究,并针对针织机的织针、起毛针或沉降片(sinker,又称生克片)等元件进行结构改良,并逐渐开发出多种用于针织机的裁线机构,以令针织机能在针织毛巾布的同时,一并进行剪毛作业。请参阅图2及图3A至3E所示,为一种已知针织机I的裁线机构,其特征为起毛针22同时设有一弯钩部221及一刀刃部222,该起毛针22能在针筒10中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当该起毛针22朝第一方向移动(如图2的左上方及图3A至3E的左方)时,该弯钩部221能勾拉绒头纱线,以令该绒头纱线形成一线圈X(如图3A至3D所示);当该起毛针22朝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如图2的右下方及图3A至3E的右方)时,该线圈X会被该起毛针22的刀刃部222裁切为两条线段X’(如图3E所示),如此,由于该起毛针22不但能进行“勾线成圈”的程序,又能进行“剪毛”的程序,因此,便无需再通过另一剪毛机将线圈X顶端切除,而能达到省时、省工以及节省材料的目的。再请参阅图3A至3E所示,虽然,前述作法确实能通过该起毛针22完成“勾线成圈”与“剪毛”两道程序,但是在投入实际应用后,却仍具有难以避免的缺点。由于前述作法是通过该起毛针22的往复运动,在该起毛针22运动至不同位置时,分别通过其弯钩部221与刀刃部222完成“勾线成圈”与“剪毛”的程序,因此,当该起毛针2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时(如图3B至3E所示),该弯钩部221将不再施力于该线圈X,以致于在该起毛针22朝向第二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该线圈X处于松弛的状态,且会随机偏离于该起毛针22的运动轨迹(如图3C所示)。由此可知,当该刀刃部222与该线圈X相互接触时(如图3D所示),该刀刃部222在该线圈X上的接触点会受到该线圈X随机偏移的干扰,当该刀刃部222施力于该线圈X时,该刀刃部222会由该接触点开始逐渐破坏该线圈X的纤维,且将该线圈X裁切为两条线段X’(如图3E所示)。由以上说明可知,由于该线圈X并非在紧绷的状态下与该刀刃部222相接触,因此,该线圈X与该刀刃部222间的接触点,未必会恰巧落在该线圈X的中点,以致于由该刀刃部222裁切线圈X所形成的该线段X’,经常有不等长的问题;此外,由于该线圈X处于松弛的状态,在该线圈X与该刀刃部222接触后,两者间的接触点仍可能微幅滑动,在此一过程中,不仅加速了该刀刃部222的磨耗,更会使得该线圈X所形成的线段X’切口不平整。在实际应用的经验上,可发现通过前述作法所生产的布料,常会因该线段X’的长短不一而产生布面横纹,不甚美观。因此,部份厂商为提高所生产布料的质量,仍会再以滚刀或其他方式修剪该线段V,以令该线段V长度一致,如此,显然背离原先所追求的省时、省工以及节省材料等目的。承上,前述作法除了会使线段X’发生长度不一的问题外,在生产的过程中亦会提高针织机的维修成本,且会增加维修上的困难度。首先,如前所述,若该刀刃部222在该线圈X处于松弛的状态下对其进行裁切,将会加速该刀刃部222的耗损;此外,由于前述作法在起毛针22上同时设有弯钩部221及刀刃部222,因此,即使弯钩部221或刀刃部222本身能被正常使用,只要另一部分故障(如:弯钩部变形、断裂或刀刃部磨损等)便须将该起毛针22整体取出更换,如此,不仅大幅提高维修上替换元件的成本,维修工作的进行亦十分困难。举例而言,该起毛针22的刀刃部222可能因长久使用而逐渐磨损,以致无法将线圈X裁切为线段X’,若厂商的工作人员在针织机1(如图1所示)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此问题,则必须先关闭该针织机I的动力,暂时停止布料的针织程序,此时,虽然问题发生在该刀刃部222,工作人员却不能单独针对该刀刃部222进行更换,而必须更换整只起毛针22,且由于停机前针织程序正进行到一半,线圈X可能正勾卡于该毛针22的弯钩部221上,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十分小心地替换该起毛针22,以避免在替换的过程中不慎破坏织物,着实非常不便。由以上说明可知,传统上必须通过针织机与剪毛机分别完成“勾线成圈”与“剪毛”的程序,不仅十分费时、费工且会造成绒头纱线大量耗损,虽然部份业者设计出能在针织毛巾布的同时一并进行剪毛作业的针织机,但是,实际应用上仍存在许多有待克服的缺陷,因此,如何针对针织机的裁线机构进行改良,以令针织机不仅能独立完成“勾线成圈”与“剪毛”的程序,还能同时兼顾维修方便且降低替换元件的成本等优点,且令所裁切形成的线段能具备长度一致与切面整齐的特性,进而能大幅提高所出产布料的质量,成为本技术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传统上针织机在实际应用上仍有许多待改进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针织机的裁线机构,以期能提高针织机的产能与所出产布料的质量,并降低生产过程的各种成本。本技术为一种针织机的裁线机构,该裁线机构设置于针织机的针筒内,包括多支起毛针及多支裁刀,该起毛针及裁刀能在针筒中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其中各该起毛针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弯钩部,且该起毛针两两成对,在钩线成圈的过程中,相互成对的起毛针会共同钩拉同一线圈,且使该线圈绷紧于各该起毛针的弯钩部间;各该裁刀设置于相互成对的两支起毛针之间,其一端设有一刀刃部,该裁刀与该起毛针间能彼此相对运动,且该刀刃部能通过该起毛针的弯钩部之间,进而能在该起毛针共同钩拉同一线圈时,通过该刀刃部将绷紧于各该弯钩部间的线圈裁断。如此,由于该线圈紧绷于该起毛针的弯钩部间,因此不但使得线圈能被更轻易地切断,进而能减缓该刀刃部的磨耗,且能有效避免裁切后的线段发生不等长或切面不整齐的问题;另外,由于本技术的起毛针与裁刀为分别独立的元件,若长期使用后该刀刃部逐渐磨损,仅需重新打磨该刀刃部或更换该裁刀,而无须替换整支起毛针,因此还有维修便利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针织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已知针织机的针筒内部示意图;图3A至3E是已知起毛针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裁线机构示意图;及图5A至是本技术的裁线机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起毛针.........3弯钩部.........31裁刀.........4刀刃部.........41线圈.........X线段.........V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机的裁线机构,该裁线机构设置于针织机的针筒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支起毛针,能在针筒中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各该起毛针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弯钩部,且该起毛针两两成对,在钩线成圈的过程中,相互成对的起毛针会共同钩拉同一线圈,且使该线圈绷紧于各该起毛针的弯钩部间;及多支裁刀,各该裁刀设置于相互成对的两支起毛针之间,其一端设有一刀刃部,该裁刀与该起毛针间能彼此相对运动,且该刀刃部能通过该起毛针的弯钩部之间,进而能在该起毛针共同钩拉同一线圈时,通过该刀刃部将绷紧于各该弯钩部间的线圈裁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男
申请(专利权)人:林建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