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炳煌专利>正文

钢筋切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00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筋切滚机,由切削机构,支承导轮座及辊轧机构所组成,其特征为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及装在它上面固设有切削刀具的切削器;切削机座后端设有导轮座其上设有可调间距的导轮;辊轧机构包括两个轮座,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两辊轧轮,该两辊轧轮间设置有承接钢筋的撑杆。该切滚机可使辊轧成型的钢筋连接端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精度,并使生产率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运输领域成型加工的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对钢筋作连续性车削出锥度及滚轧出在该车削段上的所需螺纹,从而可使被切钢筋部分的强度增加,并提高螺纹精密度及稳定性的钢筋切滚机。钢筋是当今主要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对于钢筋的连接处理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点。早期产业界对于钢筋与钢筋间的连接采用钢丝夹捆绑的方式,此法不仅浪费了衔接处的材料,而且妨碍混凝土填充上的密实程度,还会影响建筑整体构件的抗剪能力,对于建筑物的强度方面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近期产业界较多采用一种车制法对钢筋连接部分加工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利用车牙板直接在钢筋衔接部位同时切削出锥度及螺纹,再将两根钢筋两端的螺纹段以接头旋接而固定。该法因衔接处经锥度车削使该处钢筋的直径变小,且因切削加工易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同样会导致建筑物的强度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再者,由于以人工进行操作,其车削的精密度也不易得到保证。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钢筋连接端锥度及螺纹加工机械的加工方式示意图,钢筋11置于床头10内,以床头10上的夹盘14夹固。机床起动后,操作者推进牙板,利用其上所设的三组牙板12在钢筋11上作强力车削,一方面将钢筋11车出锥度,一方面在该锥度面上车出螺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钢筋切滚机,使其成为适于对建筑钢筋连接部位处锥度螺纹进行加工的高效加工设备,其能以辊轧方式加工出连接螺纹,可使螺纹段的钢筋结构密实而使强度得以提高,进而可保障以其构成的建筑物更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切滚机,使其具有可连续动作的机构,来达到对建筑用钢筋的端部连结结构做快速加工,可提高效率而降低加工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筋切滚机,由在前的一个切削机构,中间的导轮座和一个在后的辊轧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其上纵向侧面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其上装设有固设切削刀具的切削器,切削机座的后端设有一导轮座,两个可相对调整间距的导轮支承在该导轮座上;所述的辊轧机构包括有受驱动控制可相对前进后退的两个轮座,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两个辊轧轮,该两个辊轧轮之间设置有承接钢筋的撑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钢筋切滚机,主要由在前的一个切削机构,中间的导轮座和在后的辊轧机构等所组成,其中该切削机构包括了一个居中的夹紧装置的床头组件,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其上装置有切削刀具可以对钢筋端部锥体的车削成型;该导轮座包括了两个可相对调整间距的导轮,可对所支承的钢筋相对切削机构中卡紧装置的中心及辊轧中心作出调整,该辊轧机构其位置在所述切削机构的正后方,并由可相对前进后退的两轮座及其上对应的两个辊轧轮,以及该辊轧轮间设置的撑杆所组成,可以对在前切削机构切出锥度的钢筋端部加工完成表面螺纹的辊轧。本技术为适于对建筑钢筋连接部位处锥度螺纹进行加工的高效加工设备,其能以辊轧方式加工出连接螺纹,可使螺纹段的钢筋结构密实而使强度得以提高,进而可保障以其构成的建筑物更安全可靠;其具有可连续动作的机构,来达到对建筑用钢筋的端部连结结构做快速加工,可提高效率而降低加工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对钢筋作连续性车削出锥度及滚轧出在该车削段上的所需螺纹,从而可使被切钢筋部分的强度增加,并提高螺纹精密度及稳定性,为一适于实用的新型钢筋切滚机。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 为现有技术中钢筋接端加工方式示意图。图2 为本技术钢筋切滚机中切削机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3 为图2中辊轧机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的钢筋切滚机,由在前的一个切削机构、中间的导轮座50和一个在后的辊轧机构组成,其中该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20,该床头20上配置有一个卡盘30,其上的卡爪上作成弧状以适合钢筋70的外形,沿纵向侧面设置有切削机座42,其上再装有切削器40,该切削器40上固设有切削刀具41。切削机座42可作前后移动,切削器40的另侧设有一个槽43以固定导角刀具44。切削机座42的后端设有一个导轮座50,其上设有卡孔52,可锁固两个导轮51。它们用以导正及固定钢筋70,使其不致左右晃动,而它们的调整是通过导轮座50上的卡孔52实现的。请参阅图3所示,辊轧机构装设在图2所示切削机构的正后方,其包括受控制可相对前进或后退的两个轮座60、61,其上分别对应设有两个辊轧轮62、63,以及该两辊轧轮间设置的一个撑杆64,以承接经切削机构加工过的带锥状端部的钢筋,该钢筋的另端支承于前述的导轮51上,使控制两辊轧轮62、63相对中心支承的钢筋相对前进的进给,并施以强力的辊轧使钢筋的相应部位表面辊轧出螺纹。整机的操作如下钢筋70被由床头20后方送入卡盘30时,其端部受切削刀具41与导角刀具44车削,加工出锥面后导角,之后被送至两轮座60、61间,抵靠于撑杆64并受两导轮51支承,使位于撑杆64上方可作横向相对进退的两辊轧轮62、63相对钢筋进给并施以强力辊轧,在钢筋相应要求的部位上滚压出螺纹,整个加工过程连贯而且迅速。该机加工作业快速,可节省大量人力,而且加工质量受到保证,使被加工部位的钢筋材质辗压致密,强度良好。可使钢筋间的连接作业可靠,进而保障了这种钢筋构制的建筑具有好的强度而提高其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切滚机,由在前的一个切削机构,中间的导轮座和一个在后的辊轧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其上纵向侧面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其上装设有固设切削刀具的切削器,切削机座的后端设有一导轮座,两个可相对调整间距的导轮支承在该导轮座上;所述的辊轧机构包括有受驱动控制可相对前进后退的两个轮座,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两个辊轧轮,该两个辊轧轮之间设置有承接钢筋的撑杆。专利摘要一种钢筋切滚机,由切削机构,支承导轮座及辊轧机构所组成,其特征为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及装在它上面固设有切削刀具的切削器;切削机座后端设有导轮座其上设有可调间距的导轮;辊轧机构包括两个轮座,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两辊轧轮,该两辊轧轮间设置有承接钢筋的撑杆。该切滚机可使辊轧成型的钢筋连接端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精度,并使生产率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3P13/00GK2189029SQ9320934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黄炳煌 申请人:黄炳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切滚机,由在前的一个切削机构,中间的导轮座和一个在后的辊轧机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削机构包括一个居中的带夹紧装置的床头,其上纵向侧面设置有两个可移动的切削机座,其上装设有固设切削刀具的切削器,切削机座的后端设有一导轮座,两个可相对调整间距的导轮支承在该导轮座上;所述的辊轧机构包括有受驱动控制可相对前进后退的两个轮座,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两个辊轧轮,该两个辊轧轮之间设置有承接钢筋的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黄炳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