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8689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适配率和效率低的问题。包括硅橡胶人头模型、支架、底座、通气管路,人头模型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于支架上,支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支架以底部为基准在其相贯方向开设一直径与通气管路外直径相同的圆孔;通气管路穿过圆孔贯穿安装于人头模型上;通气管路由外、中和内管套装焊接组成,外管与中管的右端焊接固定于气路通口Ⅰ的底面上,左端呈开放状态,在外管上开设垂直于管腔的气路通口Ⅱ,内管套装于中管的中心位置,一端从中管左端穿出,以90°上弯,另一端垂直穿过中管和外管的管壁形成气路通口Ⅲ,接触部位均进行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配率高,仿真度高,检测更为科学高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
技术介绍
由于当今各种个体防护用具,尤其是面罩和半面罩产品层出不穷,也带动了其性能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检测过程更接近于实际使用过程,使面具在检测过程中所得到的 数据更具有说服力,面具检测均采用仿真人头模型进行。早先应用于面具检测的是用石膏材质的人头模型,该种人头模型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表面坚硬,缺乏弹性,故而会影响面具的测试效果,而且石膏材质容易磨损和磕碰不易保存。随后出现的是橡胶人头模型,橡胶人头模型的质地柔软,比较接近人体面部特点,而且建模一般采用三维软件设计,采用数据较为准确,因此橡胶人头模型在应用于测试面具的气密特点时较有优势。然而,单纯的橡胶人头模型功能较为单一,对一些特殊的面具性能测试要求无法满足。而且现有防毒面具检测用人头模型的通气管路为单向管路,使用不方便,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适配率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包括硅橡胶人头模型、支架、底座、通气管路,所述的人头模型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于支架上,支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架以底部为基准在其相贯方向开设有一个直径与通气管路外直径相同的圆孔;所述的通气管路从口部到后脑部穿过支架圆孔,贯穿安装于人头模型上;所述的通气管路由外管、中管和内管套装焊接组成,外管与中管的右端焊接固定于气路通口 I的底面上,左端位于人头模型口鼻部呈开放状态,在外管壁上开设垂直于管腔的气路通口 II,内管套装于中管的中心位置,一端从中管左端穿出,以90°上弯,另一端垂直穿过中管和外管的管壁形成气路通口III,接触部位均进行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底部开有螺孔,通过底座上端面所开的孔用沉头螺栓将硅橡胶人头模型和支架整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架嵌入底座,并用螺栓紧固。所述的支架3底座采用螺纹旋入的方式固定。所述的外管、中管和内管采用直径和壁厚不同的无缝钢管。通气管路的外直径即外管的直径可以按照大、中、小号不同的位置尺寸加工,从而符合中国人儿童至成人标准面型尺寸,适配率高,在通气管路的右端形成气路通口 1、气路通口 II和气路通口III,三个气路通口可以根据防毒面具测试需要进行管路连接和封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提供了一套尺寸齐全,符合中国人儿童至成人标准面型尺寸,适配率高,测试功能较为全面的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2)选用的制造材料硅橡胶质地光滑,仿真度较高;(3)在人头模型口部安装有一独特的通气管路,通气管路为夹层复式结构设计,可根据测试需要进行不同气流方向管路的连接,并能与人体仿真呼吸机配合使用,达到同时进行面具产品多项指标性能的检测;(4)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防护产品检测,更为科学、合理、高效,接近理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4旋转90°后的剖视图;图中: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的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包括硅橡胶人头模型1、支架3、底座2、通气管路4,所述的人头模型I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于支架3上,支架3底部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支架3以底部为基准在其相贯方向开设有一个直径与通气管路4外直径相同的圆孔5 ;所述的通气管路4从口部到后脑部穿过支架圆孔5,贯穿安装于人头模型I上;所述的通气管路4由外管6、中管7和内管8套装焊接组成,外管6与中管7的右端焊接固定于气路通口 I 9的底面上,左端位于人头模型口鼻部呈开放状态,在外管3壁上开设垂直于管腔的气路通口 II 10,内管8套装于中管7的中心位置,一端从中管7左端穿出,以90°上弯,另一端垂直穿过中管7和外管6的管壁形成气路通口 III11,接触部位均进行焊接固定。其中支架3底部固定在底座2上时,可以采用支架3底部开有螺孔,通过底座2上端面所开的孔用沉头螺栓将硅橡胶人头模型和支架整体固定在底座上;也可以将支架3嵌入底座2上,并用螺栓紧固;或者支架3与底座2采用螺纹旋入的方式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橡胶人头模型(1)、支架(3)、底座(2)、通气管路(4),所述的人头模型(1)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于支架(3)上,支架(3)底部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支架(3)以底部为基准在其相贯方向开设有一个直径与通气管路(4)外直径相同的圆孔(5);所述的通气管路(4)从口部到后脑部穿过支架圆孔(5),贯穿安装于人头模型(1)上;所述的通气管路(4)由外管(6)、中管(7)和内管(8)套装焊接组成,外管(6)与中管(7)的右端焊接固定于气路通口Ⅰ(9)的底面上,左端位于人头模型口鼻部呈开放状态,在外管(3)壁上开设垂直于管腔的气路通口Ⅱ(10),内管(8)套装于中管(7)的中心位置,一端从中管(7)左端穿出,以90°上弯,另一端垂直穿过中管(7)和外管(6)的管壁形成气路通口Ⅲ(11),接触部位均进行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毒面具检测专用人头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橡胶人头模型(I)、支架(3)、底座(2)、通气管路(4),所述的人头模型(I)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于支架(3)上,支架(3)底部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支架(3)以底部为基准在其相贯方向开设有一个直径与通气管路(4)外直径相同的圆孔(5);所述的通气管路(4)从口部到后脑部穿过支架圆孔(5),贯穿安装于人头模型(I)上;所述的通气管路(4)由外管(6)、中管(7)和内管(8)套装焊接组成,外管(6)与中管(7)的右端焊接固定于气路通口 I (9)的底面上,左端位于人头模型口鼻部呈开放状态,在外管(3)壁上开设垂直于管腔的气路通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松涛黄强戎德功赵立新赵宇皓王钢王京孟凡海胡元宏成立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