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713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所述龙头包括出水管外壳、内管、固定座,内管套在出水管外壳内部并在该内管的第一端部处固定于固定座,所述龙头抽出装置包括:固定圈,该固定圈固定设置在出水管外壳的内壁上并靠近固定座一侧;用于在出水管外壳抽出状态下碰触固定圈的第一扣环,第一扣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水管外壳可以相对于内管在圆周方向上自由转动。另外,出水管外壳可灵活地相对于内管抽出,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出水管的高度以及角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卫浴行业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面盆龙头结构。然而,一般而言,这些龙头都无法从其固定结构自由抽动,也很难转动。因此,在龙头在浴室中安装完成后,这些龙头距离台盆的高度以及出水方向都只能固定不变。这就会给用户在使用上造成极大麻烦。例如,当用户希望冲洗头部的不同部位时,由于龙头的位置和出水方向固定,用户就只能移动自己身体来迎合龙头的位置和出水方向,用户体验极差。还例如,如果希望在龙头下放置较大容器,容器也必须依据龙头的位置和出水方向来定位,操作起来极为麻烦。可见,在现有技术中,龙头位置和出水方向无法灵活调整,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烦恼,极大地降低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龙头抽出装置,旨在能够灵活调整龙头位置和出水方向,增强用户体验。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所述龙头包括出水管外壳、内管、固定座,内管套在出水管外壳内部并在该内管的第一端部处固定于固定座,所述龙头抽出装置包括:固定圈,该固定圈固定设置在出水管外壳的内壁上并靠近固定座一侧;用于在出水管外壳抽出状态下碰触固定圈的第一扣环,第一扣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龙头抽出装置进一步包括:胀紧套,该胀紧套通过胀紧套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并处于所述第一扣环的相对于固定圈的相反一侧上;弹簧圈,弹簧圈被包裹在胀紧套中。优选地,出水管外壳的内壁上在第一端部附近设置内凹的台阶结构,固定圈卡接于台阶结构内并处于台阶结构中靠近第一端部的部分内;在第一扣环的与固定座相反的一侧设置限位环,限位环也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固定于内管的外壁上。优选地,在内管上设置第二扣环,第二扣环通过第二扣环槽卡接于内管上,并且第二扣环相比于第一扣环更为远离固定座,第二扣环的外圆面与出水管外壳的内壁接触。优选地,在出水管外壳靠近第一端部的内侧卡接固定第三扣环,该第三扣环的内圆面与内管的外壁接触。采用本技术,出水管外壳可以相对于内管在圆周方向上自由转动。另外,出水管外壳可灵活地相对于内管抽出,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出水管的高度以及角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龙头未抽出的状态图;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在龙头抽出时的状态图;图4示出在未抽出状态时出水管外壳的第一端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中示出出水管外壳I与内管7,在装配的情况下,内管7套在出水管外壳I内并固定于固定座10。本技术中所谓“抽出”即是指出水外壳I能够相对于内管7方便地抽动。这种抽动主要由弹簧圈3、胀紧套4、第一扣环6、固定圈8完成,而第二扣环2、限位环5、第三扣环9可以在抽动过程中起到相应固定作用。在图1中,内管7的外壁上还可见多个环槽,第一扣环6、第二扣环2、限位环5、胀紧套4分别置于相应的环槽内,例如第一扣环6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于内管7的外壁,第二扣环2可通过第二扣环槽卡接于内管7的外壁,而限位环5也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于内管7的外壁,胀紧套4通过胀紧套扣环槽卡接于内管7的外壁。因此,在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的抽送过程中,这些元件始终固定在内管7上。需要指出的是,在下文中,出于描述方便,设定远离固定座10的方向为“上侧”,设定向固定座10靠近的方向为“下侧”。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龙头未抽出的状态图。如图2所示,出水管外壳I可滑动地套设在内管7外,内管7的第一端部固定于固定座10,内管7的外壁上通过第一扣环槽卡固有限位环5。在出水管外壳I的内壁上靠近固定座10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圈8。下文将提到,随着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滑动,固定圈8也将随之移动,并最终接触在内管7上固定的限位环5,使出水外壳I停止抽出。在限位环5的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上设置有弹簧圈3和胀紧套4。弹簧圈3被包裹在胀紧套4中形成弹性环,该弹性环通过胀紧套扣环槽紧套在内管7的外表面上,其外圆面胀紧接触出水管外壳I的内壁。因此,如果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抽动,则由于弹性环的弹性挤压,使出水管外壳I和内管7之间形成滑动摩擦,从而有效地使出水管外壳I能够在抽送时在抽送方向上实现良好定位。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龙头抽出装置的在龙头抽出时的状态图。如图3所示,在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抽出的过程中,固定圈8跟随出水管外壳I沿着内管7的外壁移动,直至碰触到内管7上所固定的第一扣环6。此时,出水管外壳I将停止运动,达到最大的抽出位置。优选地,在出水管外壳I上第一端部附近设置内凹的台阶结构11,确保在抽出后出水管外壳I不易下落。图4就示出在未抽出状态时出水管外壳的第一端部的放大示意图。在图4中清晰显示出上述台阶结构。如图4所示,在出水管外壳I中第一端部附近内侧向内凹进一台阶结构11,固定圈8卡接于台阶结构11内并处于台阶结构11中较为下侧的部分内。相应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扣环6上侧设置限位环5,限位环5也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固定于内管I上。这样,当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抽出时,在固定圈8与第一扣环6碰触之前,限位环5首先进入台阶结构11 (见于图3所示的抽出状态图)。一方面,在限位环5进入台阶结构11时一般会发出声响,这就提醒使用者出水管外壳I即将抵达最大抽出位置;另一方面,在出水管外壳I抵达最大抽出位置时,由于限位环5与台阶结构11所进行的卡接限制,使出水管外壳I不容易从内管7脱落。另外,优选地,还可以在内管7上设置第二扣环2,第二扣环2通过第二扣环槽卡接于内管7上,并且第二扣环2相比于第一扣环6更为远离固定座10,同时,第二扣环2的外圆面与出水管外壳I的内壁接触。同时,在出水管外壳I邻近第一端部的内侧还可以卡接固定一个第三扣环9,该第三扣环9的内圆面与内管7的外壁接触。通过设置第二扣环2和第三扣环9,使内管7相对于出水管外壳I更为稳定地定位,并可以减轻出水管外壳I相对于内管7的晃动。如上文所述,在本技术中,出水管外壳I与内管7之间的所有连接构件均呈现环/圈形式,因此没有任何构件在圆周方向上对出水管外壳I的运动进行限制,因此,出水管外壳可以相对于内管在圆周方向上自由转动。另外,如上文所述,出水管外壳可灵活地相对于内管抽出,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出水管的高度以及角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有对本技术的等同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所述龙头包括出水管外壳、内管、固定座,内管套在出水管外壳内部并在该内管的第一端部处固定于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抽出装置包括:固定圈,该固定圈固定设置在出水管外壳的内壁上并靠近固定座一侧;用于在出水管外壳抽出状态下碰触固定圈的第一扣环,第一扣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龙头的龙头抽出装置,所述龙头包括出水管外壳、内管、固定座,内管套在出水管外壳内部并在该内管的第一端部处固定于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抽出装置包括: 固定圈,该固定圈固定设置在出水管外壳的内壁上并靠近固定座一侧; 用于在出水管外壳抽出状态下碰触固定圈的第一扣环,第一扣环通过第一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抽出装置进一步包括: 胀紧套,该胀紧套通过胀紧套扣环槽卡接在内管的外壁上,并处于所述第一扣环的相对于固定圈的相反一侧上; 弹簧圈,弹簧圈被包裹在胀紧套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抽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程曹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