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86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3
提供即便产生从电枢朝移动凸轮部件的突起部泄漏的漏磁通也能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在移动凸轮部件(52)形成突起部(130),其形成环状且朝电枢(43)侧突出,通过抵接于电枢(43)限制电枢(43)向与磁轭(41)侧相反的方向移动。突起部(130)具备:内周圆筒面(131);外周圆筒面(132);能与电枢(43)抵接的环状的端面(133);连接内周圆筒面(131)和端面(133)的内周缘的锥状的内周倒角(134);及连接外周圆筒面(132)和端面(133)的外周缘的锥状的外周倒角(135)。端面(133)的径向长度(Wb)设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驱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 - 96239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所谓的被称作电子控制联接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这种驱动力传递装置以下述方式构成。经由电磁离合器装置的引导离合器将与外侧旋转部件和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差相应的转矩传递至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机构将该转矩转换为相对于主离合器的沿轴向的推压力,并利用被推压的主离合器在外侧旋转部件与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在电磁离合器装置中,通过电枢被朝磁轭侧吸引,形成为能够在外侧引导离合器与内侧引导离合器之间传递转矩的状态。在该电枢的与磁轭在轴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构成凸轮机构的移动凸轮部件。由于移动凸轮部件是转矩传递部件,因此一般由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即,移动凸轮部件是磁性材料。因此,存在通过电枢的磁通向移动凸轮部件侧泄漏的可能性。当该漏磁通大时,存在朝电磁离合器装置的线圈供给电流时电枢并非被朝磁轭侧吸引、而被朝移动凸轮部件侧吸引的顾虑。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在移动凸轮部件中的电枢侧形成有突起,以便减小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所能够接触的面积。由此,在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的轴向间的大部分形成有空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圆筒形状的外侧旋转部件;轴状的内侧旋转部件,该内侧旋转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同轴地配置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内;主离合器,该主离合器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电磁离合器装置,该电磁离合器装置具备引导离合器,该引导离合器能够通过利用磁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而传递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转矩;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离合器与所述引导离合器之间,且将经由所述引导离合器传递的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的相位差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使移动凸轮部件轴向移动,由此来推压所述主离合器;以及润滑油,该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66851.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圆筒形状的外侧旋转部件; 轴状的内侧旋转部件,该内侧旋转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同轴地配置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内; 主离合器,该主离合器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 电磁离合器装置,该电磁离合器装置具备引导离合器,该引导离合器能够通过利用磁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而传递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转矩; 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离合器与所述引导离合器之间,且将经由所述引导离合器传递的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的相位差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使移动凸轮部件轴向移动,由此来推压所述主离合器;以及润滑油,该润滑油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淳二松川一孝原利美宅野博可儿正胜斋藤秀幸西幸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