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昆专利>正文

楼顶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79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顶排水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排水单元,每个排水单元的顶端敞开,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开有出水口,侧壁上开有凹槽,相邻两个排水单元之间通过卡在紧贴的两个排水单元的侧壁上凹槽内的长条型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在排水单元下方设有排水管道,每个排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排水管道相通,每个排水单元内部在底壁之上设有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层,每个排水单元内还设有数个中空且与底壁垂直向上伸出的导水管,导水管顶端覆盖滤网,底端穿过透水层开口于底壁之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楼顶上的采用疏导的方法进行排水的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可以进行楼顶种植。
技术介绍
目前楼顶的结构通常最底部为浙青,浙青上为找平层,上面刷涂防水层,防水层上再覆盖保护层和隔热层,隔热层上再覆盖混凝土,现有的楼顶防水主要采用拦截档水的方式,雨水在防水层上流动,然后排水,因为水具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所以防水层只要出现很小的破损都会被水侵入,形成局部水侵,最后越来越严重。楼房越久,其防御能力越弱,越容易出现漏水。目前这种结构的楼顶结构还存在着下述的问题:1、楼房建成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沉降,在沉降过程中楼顶会有一定的开裂,裂逢处容易出现漏水;2、阳光暴晒会使楼顶水泥中的水份快速蒸发,下雨时又快速补水,数次反复容易出现楼顶保护层开裂,雨水会顺着开裂处进入防水层与隔热层之间,积水会留在低洼处,形成水侵;3、目前防水层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有机材料防水,长时间水侵后就会形成龟裂,在龟裂处会形成细小的漏水点,所以老旧楼房极容易出现楼房顶层漏水。另外这种结构的楼顶如果进行种植存在以下问题:1、楼顶本身就容易出现漏水情况,种植上植物后加剧了漏水的可能。2、正常框架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排水单元,每个排水单元的顶端敞开,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开有出水口,侧壁上开有凹槽,相邻两个排水单元之间通过卡在紧贴的两个排水单元的侧壁上凹槽内的长条型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在排水单元下方设有排水管道,每个排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排水管道相通,每个排水单元内部在底壁之上设有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层,每个排水单元内还设有数个中空且与底壁垂直向上伸出的导水管,导水管顶端覆盖滤网,底端穿过透水层开口于底壁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排水单元,每个排水单元的顶端敞开,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开有出水口,侧壁上开有凹槽,相邻两个排水单元之间通过卡在紧贴的两个排水单元的侧壁上凹槽内的长条型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在排水单元下方设有排水管道,每个排水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排水管道相通,每个排水单元内部在底壁之上设有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层,每个排水单元内还设有数个中空且与底壁垂直向上伸出的导水管,导水管顶端覆盖滤网,底端穿过透水层开口于底壁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顶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为多孔的混凝土、土工布或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顶排水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昆
申请(专利权)人:韩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