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30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采用双面小网眼结构,将吸湿涤纶与含活性炭的涤纶长丝通过集圈形成小网眼的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织面料能吸收异味,透气性强,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肤性及出众的抗紫外线功能和抗菌功能,且效果永久,是绿色环保产品等优异的服用性能,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涤纶针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入世以来,面对中国市场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的竞争形势,世界纺织、化纤工业已进入了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为核心,以超速发展的信息工程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竞争更为激烈的新时代。化纤新品种尤其以功能性纤维的开发推进了行业的新发展,新世纪化纤将全面进入“超天然”的绿色生态的可持续新时代。在这一新的生活理念下,功能性加环保型的休闲针织面料成为了当今针织服装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一个市场趋势,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环保、天然原料制成的纱线品种,如:从竹子中提炼出来的竹纤维、从木纤维中提炼的天丝/MODAL纤维、从木炭中提炼的碳纤维、从木棉中提炼的木棉纤维,还有玉米纤维、牛奶纤维等,其均具有原料天然、可降解等特性。传统化纤面料,由于透气性差,穿着感觉闷热不适,促使细菌滋生繁衍并产生异味,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们希望衣物能够具有抗菌及吸异味功能。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不少带有抗菌功能的内衣,大部分产品是通过添加助剂等后处理的方法来获得抗菌效果的,因此,其功能性不是永久性的,通过几次水洗后,抗菌效果就会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该面料能吸收异味,透气性强,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肤性及出众的抗紫外线功能和抗菌功能,且效果永久,是绿色环保产品等优异的服用性能,应用前景广阔。本技术的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采用双面小网眼结构,将吸湿涤纶与含活性炭的涤纶长丝通过集圈形成小网眼的方式连接。所述吸湿涤纶为十字型截面吸湿涤纶。活性炭能将湿气从皮肤上导出,通过炭的小孔使湿气在面料表面展开,从而能迅速蒸发干燥;纤维中的活性炭能吸收有害射线并在皮肤和UV射线中形成防护层,能提供紫外线防护最高能达到50+ ;从椰子壳中提取的活性炭相对于其它方式得到的活性炭具有密度更高、更纯净、更耐磨损等特性,故该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性,非常适合用于运动服装的面料。但该纤维由于其吸附异味是依赖于活性碳中含有的微孔,在染色及后整理中若处理不当,会将该孔隙堵塞,使面料的功能性得不到保障,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故本技术旨在探讨为使该类面料的功能性得以体现,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合理性研究。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针织面料能吸收异味,透气性强,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肤性及出众的抗紫外线功能和抗菌功能,且效果永久,是绿色环保产品等优异的服用性能,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面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V,,表示上针盘成圈组织,《_,,表示下针筒成圈组织,“ハ”表示下针筒集圈组织,“一”表示浮线组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ー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采用双面小网眼结构,将吸湿涤纶与含活性炭的涤纶长丝通过集圈形成小网眼的方式连接,吸湿涤纶为十字型截面吸湿涤纶。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的双面小网眼结构具体为:包括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及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该花型八路ー循环;该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筒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面小网眼结构,将吸湿涤纶与含活性炭的涤纶长丝通过集圈形成小网眼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活性炭成份的涤纶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面小网眼结构,将吸湿涤纶与含活性炭的涤纶长丝通过集圈形成小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蓓丁晨杨启东黄俊张国兴黄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