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25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2
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涉及纺织机上的清絮针,采用针体与电器元件结合设计而成。壳体的前端设有清絮针,清絮针上设有多个微型槽,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盖,壳体内依次设有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清絮针尾部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电机、充电电池和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壳体侧面设有按钮开关和充电插口,充电电池的下端设有充电插口并伸出壳体,电路板与按钮开关通过电线连接。该种清絮针清絮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上的清絮针,特别是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
技术介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在棉纺机纺纱过程中,棉花中的杂质、飞絮不断地散落在棉纺机下部,每个班次必须进行清理,否则就影响下一班次的工作和纺纱的质量。由于机中某些部位空间狭小、难以清除。传统方式采用手工清理,是由操作工手持竹针伸入机中藏絮部位,边转动,边向外抽拉,一点一点清理出来,非常麻烦,清理一次需要2 3个小时,不仅影响纺纱效率,而且费时、费力。为了研究一种清絮效率高的清絮针,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采用针体与电器元件结合设计而成。该种清絮针清絮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清絮针、壳体、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后盖、充电插口、按钮开关,壳体的前端设有清絮针,清絮针上设有多个微型槽,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盖,壳体内依次设有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清絮针尾部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电机、充电电池和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壳体侧面设有按钮开关和充电插口,充电电池的下端设有充电插口并伸出壳体,电路板与按钮开关通过电线连接,组成了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本技术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采用针体与电器元件结合设计而成。在棉纺机纺纱过程中,使用该种电动清絮针进行清絮工作,只需按下按钮开关,电源被接通,电机开始工作并带动清絮针旋转,即可进行清絮工作。若电力不足,通过充电插口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采用针体与电器元件结合设计而成。该种清絮针清絮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附图说明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图中是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清絮针、2.壳体、3.电机、4.充电电池、5.电路板、6.后盖、7.充电插口、8.按钮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壳体2的前端设有清絮针1,清絮针I上设有多个微型槽,壳体2的后端设有后盖6,壳体2内依次设有电机3、充电电池4、电路板5,清絮针I尾部与电机3的转动轴连接,电机3、充电电池4和电路板5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壳体2侧面设有按钮开关8和充电插口 7,充电电池4的下端设有充电插口 7并伸出壳体2,电路板5与按钮开关8通过电线连接,组成了 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采用针体与电器元件结合设计而成。在棉纺机纺纱过程中,使用该种电动清絮针进行清絮工作,只需按下按钮开关8,电源被接通,电机开始工作并带动清絮针旋转,即可进行清絮工作。若电力不足,通过充电插口 7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涉及纺织机上的清絮针,包括清絮针、壳体、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后盖、充电插口、按钮开关,其特征是:壳体的前端设有清絮针,清絮针上设有多个微型槽,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盖,壳体内依次设有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清絮针尾部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电机、充电电池和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壳体侧面设有按钮开关和充电插口,充电电池的下端设有充电插口并伸出壳体,电路板与按钮开关通过电线连接,组成了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纺机电动清絮针,涉及纺织机上的清絮针,包括清絮针、壳体、电机、充电电池、电路板、后盖、充电插口、按钮开关,其特征是:壳体的前端设有清絮针,清絮针上设有多个微型槽,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盖,壳体内依次设有电机、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万宇席卫东石松顾云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万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