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489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壳体中包括:一中空管,其设于壳体的中心,中空管与壳体之间为进水口,水从中空管底部流入中空管中,并从中空管的顶部流出;一活性碳织物,以中空管为轴心绕设于中空管外;以及至少一纳米银袋,其是于一布袋中填装多颗纳米银,且纳米银袋系设于活性碳织物之间;以及一盖体,与壳体卡合,于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分别连接至一进水端及一出水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滤水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将水中臭味、化学合成物、杂质、重金属等物质滤除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中有70%是水分,因此饮用水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若长时间饮用不干净的水会使人体健康每况愈下,而日常生活中除了饮用水之外,入口的食物若是由不够干净的水源来清洗,即使清洗掉食材表面的灰尘,仍无法将食材清洗干净,更可能将水源上的杂质(如水管的铁锈、余氯等)沾附在食材上,用此没洗干净的食材所烹煮的食物吃入腹中亦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同理其他的家庭用水亦然。目前市面上有各种滤心可将水过滤,小型的可直接装在水头龙出水口,利用不织布将水中杂质过滤,直到白色的不织布变成灰黑时便需更换,但此种滤心只能应付体积大的杂质,溶于水中化学合成物便无法滤除;开饮机中的滤心有利用活性碳颗粒来吸附臭味、余氯、化学合成物等杂质,但将活性碳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可能会有未过滤的水从空隙直接通过,且活性碳吸附的能力毕竟有限,当其饱和时便需更换滤心,成本较高。此外,目前滤心为一进一出型式,在滤心的上、下两端分别有一水管连接口,因此管线设计较为复杂,且在饮水机中需占用较大的体积。有鉴于此,本技术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以有效克服上述的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是在壳体中设置一中空管以将过滤后的净水引出,中空管外包覆有活性碳织物并设有纳米银袋,对进水加以过滤。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利用壳体顶部的凸条与盖体内侧的卡榫旋转结合,以将盖体与壳体互相卡合,组装简单,更换时不需专人到场。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只在壳体的一端设有开口,进水及出水皆从此开口,使管线结构更加简单。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包括:—壳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该壳体内包括:一中空管,其设于该壳体的中心,该中空管与该壳体之间为进水口,水从该中空管底部流入中空管中,并从该中空管的顶部流出;一活性碳织物,以该中空管为轴心绕设于该中空管外;以及至少一纳米银袋,其是于一布袋中填装多颗纳米银,且该至少一纳米银袋设于该活性碳织物之间;以及一盖体,与该壳体卡合,于该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该两个开口分别连接至一进水端及一出水端。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出水端设于该盖体的内部,该出水端与该中空管互相紧密接合,出水端所流出的水为经过活性碳织物及纳米银袋过滤消毒的浄水。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盖体内壁设有至少ー卡榫,该壳体的该开口外侧设有至少ー凸条,将该盖体盖上该壳体后,通过旋转该盖体或该壳体可使该凸条与该卡榫能够互相卡合。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中空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入一上固定片及下固定片,固定于该活性碳织物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上、下固定片为圆形,且该圆形又分为多个扇形。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下固定片的该多个扇形中设有将水进行过滤的ー层滤纸。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活性碳织物由三层不织布及碳粉所构成。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活性碳织物中的碳粉遍布于三层不织布之间。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多颗纳米银为球状颗粒。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奈米银袋在该活性碳织物卷起过程中一一放置,每ー该纳米银袋的两侧皆被该活性碳织物所包围。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活性碳织物吸附臭味、化学合成物、重金属、余氯及农药等。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中,该多颗奈米银颗粒是将该活性碳织物所吸附的臭味及大部分的杂质分解棹,还原该活性碳织物的吸附及杀菌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壳体中设置一中空管以将过滤后的浄水引出,中空管外包覆有活性碳织物并设有纳米银袋,对进水加以过滤;利用壳体顶部的凸条与盖体内侧的卡榫旋转结合,以将盖体与壳体互相卡合,组装简単,更换时不需专人到场:只在壳体的一端设有开ロ,进水及出水皆从此开ロ,使管线结构更加简単。底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技术水质处理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及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空管的上、下固定片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技术水质处理过滤装置中活性碳织物的立体图和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壳体;102_凸条;12_盖体;122_进水端;124_出水端;126_卡榫;14_中空管;142_上固定片;144_下固定片;146_滤纸;20_活性碳织物;202_不织布;204-碳粉;22_纳米银袋;222_布袋;224_纳米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ー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及分解图,其包括一壳体10、一盖体12及一中空管14,壳体10的上方为一个开口,在开口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凸条102 ;盖体12的内径与壳体10的外径相符,于盖体1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Nf 126,当盖体12盖上壳体10时,旋转盖体12可使凸条102卡入卡榫126中;盖体12上设有一进水端122及一出水端124,中空管14设于壳体10的中心,中空管14与壳体10之间为进水口,水从进水端122进入后会流入壳体10中,而出水端124与中空管14相接,壳体10中的水会从中空管14底部被吸上到中空管14的顶部,再从出水端124流出。中空管14上设有两个固定片,分别为上固定片142及下固定片144,其套设于中空管14上,且上、下固定片142、144固定于活性碳织物20的上下两端,如图2所示,上、下固定片142、144为圆形,且又分为多个扇形,扇形中设有一层滤纸146以将水进行过滤。中空管14外包覆有一活性碳织物20及至少一纳米银袋22,请同时参考图3A,活性碳织物20以中空管14为轴心绕设于中空管14外,其中夹设纳米银袋22,纳米银袋22的数量在此实施例中为两个,活性碳织物20吸附水中的臭味及杂质等及杀菌,而纳米银袋22于一布袋222中填装多颗纳米银224,纳米银224为球状颗粒,可将活性碳织物20所吸附的臭味及大部分的材质分解掉,还原活性碳织物20的吸附及杀菌功能。活性碳织物20的结构如图3B所示,其是由三层不织布202及碳粉204所构成,碳粉204铺设于每一层不织布202之间,活性碳碳粉204结合不织布202可吸附过滤臭味、余氯、化学合成物、重金属、灰尘及杂质,而加后的三层设计更增加过滤效果及吸附的容量。活性碳织物20卷起成卷轴状,纳米银袋22设于卷轴状的活性碳织物20中,卷入的方法为:活性碳织物20先绕着中空管14卷起一圈或两圈后,放上一纳米银袋22继续卷,之后再放另一纳米银袋22,继续收卷直到活性碳织物20卷完。由此可见,纳米银袋22是在活性碳织物10卷起过程中一一放置,每一纳米银袋22的两侧皆被活性碳织物20所包围,可将活性碳织物20所吸附的 臭味及大部分的化学合成物等杂质分解掉,还原活性碳织物20的吸附及杀菌功能。纳米银耐温约120°C,在本技术中,40公分长的活性碳织物约需要100克的纳米银进行分解,即可回复不织布及活性碳的特性。且将纳米银颗粒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该壳体内包括:一中空管,其设于该壳体的中心,该中空管与该壳体之间为进水口;一活性碳织物,以该中空管为轴心绕设于该中空管外;以及至少一纳米银袋,其是于一布袋中填装多颗纳米银,且该至少一纳米银袋设于该活性碳织物之间;以及一盖体,与该壳体卡合,于该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该两个开口分别连接至一进水端及一出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上方设有一开口,该壳体内包括: 一中空管,其设于该壳体的中心,该中空管与该壳体之间为进水口 ; 一活性碳织物,以该中空管为轴心绕设于该中空管外;以及 至少一纳米银袋,其是于一布袋中填装多颗纳米银,且该至少一纳米银袋设于该活性碳织物之间;以及 一盖体,与该壳体卡合,于该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该两个开口分别连接至一进水端及一出水端。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端设于该盖体的内部,该出水端与该中空管互相紧密接合。3.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处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内壁设有至少一卡榫,该壳体的该开口外侧设有至少一凸条,该凸条与该卡榫能够互相卡合。4.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红章
申请(专利权)人:宝正豪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