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小温差热泵低温海水淡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483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7
一种间歇式小温差热泵低温海水淡化系统,属于能源与动力领域。该系统启动前需要采用真空泵(7)将海水淡化系统抽真空。该系统海水淡化过程的特点在于,热泵循环的工质蒸发器(4)和工质冷凝器(2),分别为海水蒸发和蒸汽冷凝提供高换热系数的双侧相变换热条件,COP达30-40。该系统海水淡化过程与自然海水预热过程间隔进行,自然过冷海水预热的特点在于:借助淡水储罐(5)和浓海水储罐(6)间的高导热界面(25),将高温淡水和高温浓海水的显热传递给热泵循环的工质蒸发器(4)。借助热泵循环的工质冷凝器(2)预热淡水储罐(1)中的自然过冷淡水。通过热泵循环,利用高温海水淡化产物实现对自然过冷海水的预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歇式小温差热泵低温海水淡化系统,属于能源与动力领域。
技术介绍
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已成解决局部地区淡水紧张的途径之一。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1、多级闪蒸法。是指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行蒸发,将蒸汽冷凝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装置仍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多级闪蒸除了消耗加热蒸汽外,要消耗电能4 5kWh / m3淡水,用于海水循环和流体输送。因此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高传热效率是其主要的发展趋势。2、低温多效蒸馏法。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用蒸汽输入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低温多效蒸馏淡化技术除了要消耗加热蒸汽外,要耗电能1.8kWh / m3用于流体输送。因此该技术仍存在能耗高的不足。3、反渗透法。该法主要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式小温差热泵低温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以下结构组成:自然海水经过第一球形阀(15)与初始海水储罐(1)相连,初始海水储罐(1)出口经过海水循环泵(14)与工质冷凝器(2)冷侧入口相连,工质冷凝器(2)冷侧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二球形阀(16)与初始海水储罐(1)入口相连,另一路与气液分离器(3)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3)包括气相出口和液体相出口:液相出口通过第七球形阀(21)与浓海水储罐(6)入口相连,气相出口通过第四球形阀(18)与工质冷凝器(4)热侧入口相连;工质冷凝器热侧出口通过第六球形阀(20)与淡水储罐(5)入口相连,淡水储罐(5)包括一个真空泵出口和两个物料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小温差热泵低温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以下结构组成: 自然海水经过第一球形阀(15)与初始海水储罐(I)相连,初始海水储罐(I)出口经过海水循环泵(14)与工质冷凝器(2)冷侧入口相连,工质冷凝器(2)冷侧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二球形阀(16)与初始海水储罐(I)入口相连,另一路与气液分离器(3)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3)包括气相出口和液体相出口:液相出口通过第七球形阀(21)与浓海水储罐(6)入口相连,气相出口通过第四球形阀(18)与工质冷凝器(4)热侧入口相连;工质冷凝器热侧出口通过第六球形阀(20)与淡水储罐(5)入口相连,淡水储罐(5)包括一个真空泵出口和两个物料出口三个出口:第一物料出口通过第八球形阀与外界环境相连,第二物料出口通过淡水循环泵(13),经过第五球形阀(19)与工质蒸发器(4)热侧入口相连; 浓海水储罐(6)包括一个真空泵出口和一个物料出口:物料出口通过第九球形阀(23)与外界环境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彭涛刘晗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紫晶藤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