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位显示装置和液体储存装置。液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储液罐(1)的液位,包括:上部支撑装置,相对于储液罐(1)固定地设置;下连接管(3B),用于与储液罐(1)的下部连接;以及透明软管(2),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支撑于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下连接管(3B)连通,第一管端位于第二管端上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位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透明软管,且该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被支撑于储液罐的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连接于储液罐下部的下连接管连通,因此液位显示装置可以随时观察储液罐的液面位置,而且该液位显示装置比较简易,制造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位显示装置和液体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储存液体的储液罐一般为不透明的容器,在使用时就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储液罐内的液体位置,而且不设置液位显示装置,实际操作中工人只能根据经验来估算储液罐内的液体位置。为了解决储液罐没有液位显示装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在一些储液罐设置有上、下液位控制器,并可以通过上、下液位控制器的信号传递来控制储液罐供给泵的开关,使储液罐内的液体始终保持在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之间,虽然有了液位控制装置,但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液位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液位显示装置液体储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液罐的液位显示装置比较复杂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储液罐的液位,包括:上部支撑装置,相对于储液罐固定地设置;下连接管,用于与储液罐的下部连接;以及透明软管,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支撑于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下连接管连通,第一管端位于第二管端上方。进一步地,上部支撑装置包括上连接管,上连接管与储液罐的上部连接,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与上连接管连通。进一步地,上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中间连管,设置于上连接管与透明软管之间,第一中间连管的一端与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连接,第一管端套在第一中间连管的一端外部;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中间连管,第二中间连管设置于下连接管与透明软管之间,第二中间连管的一端与透明软管的第二管端连接,第二管端套在第二中间连管的一端外部。进一步地,第一中间连管和/或第二中间连管为带倒齿连接管,带倒齿连接管的一端为带有倒齿结构的倒齿端,另一端为无齿端,透明软管与倒齿端连接。进一步地,倒齿结构为沿倒齿端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环,凸环朝向无齿端倾斜地设置。进一步地,上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卡箍,设置在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外部;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卡箍,设置在透明软管的第二管端外部。进一步地,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手动控制阀,设置于下连接管与透明软管之间。进一步地,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手动控制阀,设置于第二中间连管与下连接管之间。进一步地,上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弯头,第一弯头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管和第一中间连管连接;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弯头,第二弯头的一端与下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与手动控制阀通过接头连接。进一步地,上部支撑装置包括管夹,管夹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夹持端,固定端固定于储液罐的上部,夹持端夹持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体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和用于显示储液罐液位的液位显示装置,液位显示装置为前述的液位显示装置。进一步地,液位显示装置的透明部分的最高位置高于储液罐的最高液位;透明部分的最低位置低于或等于储液罐的最低液位。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透明软管,且该透明软管的第一管端被支撑于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连接于储液罐下部的下连接管连通,因此液位显示装置可以随时观察储液罐的液面位置,而且该液位显示装置比较简易,制造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典型实施例的带有液位显示装置的液体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的液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储液罐I的液位,主要包括上连接管3A、下连接管3B和位于上连接管3A和下连接管3B之间的透明软管2。上连接管3A与储液罐I的上部连接。下连接管3B与储液罐I的下部连接。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与上连接管3A连通,第二管端与下连接管3B连通。由于采用了透明软管2,该透明软管2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管3A和下连接管3B连通,因此液位显示装置与储液罐I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通,从而可以随时观察储液罐I的液面位置,而且该液位显示装置比较简易,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另外,由于采用了透明软管2作为观测装置,透明软管2除了价格低廉外,还有不易因震动的影响损坏的优点。而且,透明软管2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安装容易。该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中间连管5A和第二中间连管5B。第一中间连管5A设置于上连接管3A与透明软管2之间,第一中间连管5A的一端与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连接,第一管端套在第一中间连管5A的该端外部。第二中间连管5B,设置于下连接管3B与透明软管2之间,第二中间连管5B的一端与透明软管2的第二管端连接,第二管端套在第二中间连管5B的该端外部。第一中间连管5A或第二中间连管5B与透明软管2之间可以采用胶粘方式密封及固定。但是为了便于透明软管2拆装或更换,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卡箍8A和第二卡箍8B。第一卡箍8A设置在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外部;第二卡箍8B,第二卡箍8B设置在透明软管2的第二管端外部。从而通过第一卡箍8A和第二卡箍SB实现第一中间连管5A或第二中间连管5B 二者与透明软管2之间的密封及固定。其中,第一中间连管5A和/或第二中间连管5B为带倒齿连接管,带倒齿连接管的一端为带有倒齿结构的倒齿端,另一端为无齿端,第一中间连管5A和/或第二中间连管5B与透明软管2连接的一端为倒齿端。倒齿端与透明软管2连接,可以增加连接强度,有利于防止透明软管2脱落。优选地,倒齿结构为沿倒齿端沿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凸环,凸环朝向无齿端倾斜地设置。这样的设置不但具有防止透明软管2脱落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倒齿端与透明软管2之间的密封。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手动控制阀6,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设置于第二中间连管5B与下连接管3B之间。手动控制阀6优选地为球阀。在透明软管2拆装或更换时手动控制阀6关闭,从而储液罐I中的液体不会自液位显示装置中流出。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弯头4A和第二弯头4B。第一弯头4A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管3A和第一中间连管5A连接;第二弯头4B的一端与下连接管3B连接,另一端与手动控制阀6通过接头7连接。优选地,透明软管2为透明塑料软管。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I和用于显示储液罐I液位的前述的液位显示装置。另外,本实施例的液位显示装置安装于的储液罐后,液位显示装置的透明部分的最高位置高于储液罐I的最高液位高度;透明部分的最低位置低于或等于储液罐I的最低液位高度。这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液位显示装置的显示正确操作供给泵。优选地,上连接管3A与下连接管3B与储液罐I的侧面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以上实施例中,上连接管3A、第一弯头4A、第一中间连管5A以及第一卡箍8A组成了支撑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并使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位于储液罐I的最高液位上方以便于监测储液罐I的液位的上部支撑装置。但是,为了实现对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的支撑,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上部支撑装置。例如,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上部支撑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管夹,管夹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夹持端,固定端固定于储液罐I的上部,夹持端夹持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夹持端的具体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管卡或带箍等。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储液罐(1)的液位,包括:?上部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述储液罐(1)固定地设置;?下连接管(3B),用于与所述储液罐(1)的下部连接;以及?透明软管(2),所述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支撑于所述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所述下连接管(3B)连通,所述第一管端位于所述第二管端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手动控制阀(6),设置于所述下连接管(3B)与所述透明软管(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储液罐(1)的液位,包括: 上部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述储液罐(1)固定地设置; 下连接管(3B),用于与所述储液罐(1)的下部连接;以及 透明软管(2),所述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支撑于所述上部支撑装置,第二管端与所述下连接管(3B)连通,所述第一管端位于所述第二管端上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手动控制阀(6),设置于所述下连接管(3B)与所述透明软管(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装置包括上连接管(3A),所述上连接管(3A)与所述储液罐(1)的上部连接,所述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与所述上连接管(3A)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中间连管(5A),设置于所述上连接管(3A)与所述透明软管(2)之间,所述第一中间连管(5A)的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2)的第一管端连接,所述第一管端套在所述第一中间连管(5A)的所述一端外部; 所述液位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中间连管(5B),所述第二中间连管(5B)设置于所述下连接管(3B)与所述透明软管(2)之间,所述第二中间连管(5B)的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2)的第二管端连接,所述第二管端套在所述第二中间连管(5B)的所述一端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连管(5A)和/或所述第二中间连管(5B)为带倒齿连接管,所述带倒齿连接管的一端为带有倒齿结构的倒齿端,另一端为无齿端,所述透明软管(2)与所述倒齿端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勍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