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座和棘爪座,棘轮座的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部的外表面为棘轮,棘爪座套设在棘轮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座相对于棘轮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可供左、右二个棘爪片置入的定位缺口,左、右二个棘爪片分别插置于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其外端与棘轮座的棘轮相配合,在棘爪片与定位缺口之间横向设有使棘爪片具有始终与棘轮相齿合的趋势的弹簧;在棘爪座的前部对合套置有一可转动的外套,外套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左、右棘爪片相配合的可推动棘爪片与棘轮脱离、并实现棘轮座单向转动的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与加工都很方便,螺丝刀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丝刀,具体是一种棘轮螺丝刀。
技术介绍
螺丝刀作为一种常用的五金件,用于松紧螺钉,现有的螺丝刀通常包括手柄、刀杆和刀头,使用者通过转动手柄带动刀杆和刀头转动,从而刀头带动螺钉转动来进行螺钉的松紧。但是这样的螺丝刀完全靠人力来转动,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并且方向也不易控制,在转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回旋使使用更加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一些能够实现单方向空转的棘轮螺丝刀,如专利号为201010107101.0的中国专利《一种螺丝刀的棘轮装置》,该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和棘爪座,棘轮座套设在棘爪座上,棘爪座上的棘爪与棘轮座的棘齿相啮合;棘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棘轮座上设有与通孔同心的螺纹连接孔,通孔内设有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的一端与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间隙配合,螺纹连接件在通孔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还有专利号为201020222335.5的中国专利《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杆、中空的控制杆以及套筒,所述棘轮杆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间为棘轮件,后部为连接部,所述控制杆前部具有突出部,后部为连接杆,所述棘轮杆的连接部与棘轮件插入控制杆中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突出部与连接杆内,所述突出部围绕部分棘轮件,所述棘轮杆可以在所述控制杆内并且相对于所述控制杆转动,所述套筒套于所述突出部和棘轮件外形成一棘轮机构控制该螺丝刀的单向空转和锁定。但是这些螺丝刀结构不够简单、而且装配及制作也比较复杂,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的棘轮螺丝刀。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座和棘爪座,所述棘轮座的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部的外表面为棘轮,所述棘爪座套设在棘轮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座相对于棘轮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可供左、右二个棘爪片置入的定位缺口,左、右二个棘爪片分别插置于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其外端与棘轮座的棘轮相配合,在棘爪片与定位缺口之间横向设有使棘爪片具有始终与棘轮相齿合的趋势的弹簧;在棘爪座的前部对合套置有一可转动的外套,外套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左、右棘爪片相配合的可推动棘爪片与棘轮脱离、并实现棘轮座单向转动的挡片。作为改进,所述棘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可供棘轮座插入的圆形通孔,所述定位缺口分别开设于圆形通孔的内壁偏下半圆的位置,并在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半圆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定位缺口相通的、可供所述挡片插入的弧形凹槽,所述外套穿过棘轮座的前部对合套置在棘爪座上,外套内表面上的二个挡片分别插入所述弧形凹槽中与左、右棘爪片的上端相抵,当外套朝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棘爪片与棘轮进行脱开与齿合的运动,棘轮座相对于外套朝相反方向单向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左、右棘爪片的内端成型为与棘轮相配合的带有齿状的弧面,所述定位缺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纵向、带斜向角度的嵌槽,内置有用于棘轮受力时减少变形的固定钢片,所述棘爪片的下端设有可供弹簧套置固定的凸缘。作为改进,所述定位缺口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置于凹槽内,横向支撑于凹槽内壁与棘爪片的凸缘之间。再改进,所述棘爪座的外侧设有一盲孔,一钢珠凸出盲孔嵌置在棘爪座的外侧与外套的内圈相抵,在外套的内圈上设有与钢珠相匹配若干定位槽。再改进,所述定位槽为左、中、右设置的三个,当钢珠位于中间定位槽时,棘爪片与棘轮正好齿合,棘轮座不转动;当外套转动,钢珠位于左侧或右侧的定位槽时,棘轮座分别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转动。进一步改进,所述盲孔内设有一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设于盲孔底部与钢珠之间,使钢珠具有始终向外的趋势。最后,所述外套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棘爪座的外表面设有相应的环形凹槽,一卡簧卡设于棘爪座的环形凹槽内与外套的凹槽相配合将外套与棘轮座连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外套的转动,挡片与棘爪片发生挤压,使得棘爪片与棘轮进行脱开与齿合的运动,实现棘轮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与加工都很方便,螺丝刀制动效果好性能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沿B-B线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沿A-A线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外套3、棘轮座1、棘爪座2、左、右二个棘爪片4和5,棘爪座2套设在棘轮座I上,棘轮座I的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12,棘轮座I的中部的外表面为与棘爪片4和5相配合的棘轮11,棘爪座2上设有轴向的可供棘轮座I插入的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壁偏下半圆的位置设有可供左、右二个棘爪片4和5置入的定位缺口 21,棘爪片4和5插置于定位缺口 21内,其外端与棘轮座I的棘轮11相配合,棘爪片4和5的内端成型为与棘轮11相配合的带有齿状的弧面,定位缺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纵向、带斜向角度的嵌槽,内置有用于棘轮受力时减少变形的固定钢片7 ;在定位缺口 21的内侧设有凹槽23,凹槽23内设有弹簧6,棘爪片4和5的中部下端设有可供弹簧6套置的凸缘,弹簧6横向支撑于凹槽23内壁与凸缘之间,使棘爪片4和5具有始终向上与棘轮11相齿合的趋势;外套3的盖板上设有与棘轮座I的前部对应的圆孔35,外套3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棘爪片4和5相配合的、可推动棘爪片4和5与棘轮11脱离、并实现棘轮座I单向转动的挡片31,外套3从棘轮座I的上方可转动地对合套置在棘爪座2的外侧;棘爪座2的圆形通孔的内壁偏上半圆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定位缺口 21相通的、可供挡片31插入的弧形凹槽22,外套3穿过棘轮座I的前部对合套置在棘爪座2上,挡片31分别插入弧形凹槽22中与棘爪片4的上端相抵,当外套3朝一方向转动时,通过挡片31的推动,带动棘爪片4与棘轮11进行脱开与齿合的运动,棘轮座I相对于外套朝相反方向单向转动;棘爪座2的外侧设有一盲孔,一钢珠9凸出盲孔嵌置在棘爪座2的外侧与外套3的内圈相抵,在外套3的内圈上设有与钢珠9相匹配左、中、右三个定位槽32、33和34,盲孔内设有一支撑弹簧10,支撑弹簧10设于盲孔底部与钢珠9之间,使钢珠9具有始终向外的趋势,当钢珠9位于中间定位槽33时,棘爪片4和5与棘轮11正好齿合,棘轮座I不转动;当外套3顺时针转动,如图4,钢珠9位于右侧的定位槽34时,挡片31推动棘爪片4克服弹簧6的弹力发生偏转,棘爪片4与棘轮11脱离,棘轮座I作逆时针单向转动;当外套3逆时针转动,钢珠9位于左侧的定位槽32时,挡片31推动棘爪片5克服弹簧6的弹力发生偏转,棘爪片5与棘轮11脱离,棘轮座I作顺时针单向转动;在外套3的内表面上沿圆周开设有一圈凹槽36,棘爪座2的外表面设有相应的环形凹槽,一卡簧8卡设于棘爪座2的环形凹槽内与外套3的凹槽36相配合将外套3与棘轮座I连接固定。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外套3沿着一方向转动时,借助挡片31的外力使得棘爪片4和5与棘轮31进行齿合或脱开运动,棘轮11朝反方向转动;当外间没有转动方向时,棘爪片4和5都与棘轮11齿合,棘轮11不能转动,处于静止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座和棘爪座,所述棘轮座的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部的外表面为棘轮,所述棘爪座套设在棘轮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座相对于棘轮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可供左、右二个棘爪片置入的定位缺口,左、右二个棘爪片分别插置于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其外端与棘轮座的棘轮相配合,在棘爪片与定位缺口之间横向设有使棘爪片具有始终与棘轮相齿合的趋势的弹簧;在棘爪座的前部对合套置有一可转动的外套,外套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左、右棘爪片相配合的可推动棘爪片与棘轮脱离、并实现棘轮座单向转动的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座和棘爪座,所述棘轮座的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部的外表面为棘轮,所述棘爪座套设在棘轮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座相对于棘轮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可供左、右二个棘爪片置入的定位缺口,左、右二个棘爪片分别插置于对应的定位缺口内,其外端与棘轮座的棘轮相配合,在棘爪片与定位缺口之间横向设有使棘爪片具有始终与棘轮相齿合的趋势的弹簧;在棘爪座的前部对合套置有一可转动的外套,外套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左、右棘爪片相配合的可推动棘爪片与棘轮脱离、并实现棘轮座单向转动的挡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可供棘轮座插入的圆形通孔,所述定位缺口分别开设于圆形通孔的内壁偏下半圆的位置,并在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半圆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定位缺口相通的、可供所述挡片插入的弧形凹槽,所述外套穿过棘轮座的前部对合套置在棘爪座上,外套内表面上的二个挡片分别插入所述弧形凹槽中与左、右棘爪片的上端相抵,当外套朝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棘爪片与棘轮进行脱开与齿合的运动,棘轮座相对于外套朝相反方向单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片的内端成型为与棘轮相配合的带有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纲,沈佰勇,
申请(专利权)人:孙成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