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内六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62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9
一种L型内六角扳手,用于拆装螺丝,包括施力杆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施力杆垂直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所述驱动杆为圆柱形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固设有一用于与螺丝配合的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为六棱柱杆,所述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由于现有的L型内六角扳手的驱动杆为六棱柱杆,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杆为圆柱形杆,且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驱动头即相当于现有的L型内六角扳手的驱动杆,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杆的抗扭强度要显著高于现有的驱动杆的抗扭强度,在拆装螺丝时,驱动杆不会出现扭曲变形现象,保证了拆装螺丝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丝拆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内六角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L型内六角扳手包括施力杆和驱动杆,驱动杆与施力杆垂直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施力杆用于人手握持并对其施力,驱动杆为六棱柱杆,即其横截面为六边形,在拆装螺丝时,驱动杆与螺丝直接配合,人手对施力杆施力,即可拆装螺丝。通过分析,现有的L型内六角扳手具有如下缺点:由于驱动杆为六棱柱杆,其虽然可以直接与螺丝配合,拆装方便,但是六棱柱结构的驱动杆抗扭强度低,在拆装螺丝时,驱动杆容易扭曲变形,无法顺利拆装螺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扭强度高的L型内六角扳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型内六角扳手,用于拆装螺丝,包括施力杆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施力杆垂直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所述驱动杆为圆柱形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固设有一用于与螺丝配合的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为六棱柱杆,所述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具体地,所述驱动杆为金属杆。具体地,所述驱动杆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大(T5mm。具体地,所述驱动杆的长度为8(T500mm。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型内六角扳手,用于拆装螺丝,包括施力杆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施力杆垂直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为圆柱形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固设有一用于与螺丝配合的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为六棱柱杆,所述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内六角扳手,用于拆装螺丝,包括施力杆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施力杆垂直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为圆柱形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施力杆的一端固设有一用于与螺丝配合的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为六棱柱杆,所述驱动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为金属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L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大(T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L型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长度为80 500mmo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型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头的长度为2 50mm,所述第一驱动头的外接圆的直径为I 27_。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型内六角扳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扬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速冠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