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冷拔变形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料准备→退火→酸洗→冷拔→矫直→开榫→防锈处理→成品。其中冷拔可以采用一次冷拔,也可以采用二次冷拔。该工艺具有加工周期短、金属损耗低的优点,并且其生产出来的T型电梯导轨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和优良的机械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成形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冷拔成形工艺。现有的电梯T型导轨有二种加工生产方式即冷轧和机械切削加工。以冷轧方式加工及生产电梯T型导轨,设备复杂、投资大、产品形状和尺寸精度难以控制。国内外目前均无冷轧产品。以机械切削加工方式生产电梯T型导轨导轨,加工周期长,金属损耗大,成本高。是目前国内外电梯导轨加工行业仍采用的主要加工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冷拔成形工艺,该工艺具有加工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并且所生产出来的冷拔电梯导轨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工艺工程来实现的热轧坯料→退火→酸洗→冷拔→矫直→开榫→防锈处理→成品。所述冷拔工序可以采用一次冷拔成形,也可以采用二次冷拔成形。冷拔前的退火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奥氏体相变线A1线以下,大约在650℃-680℃的范围内。在该退火温度下保温大约4小时后,在退火炉中冷却到550℃,然后出炉进行空冷到室温。然后,通过酸洗去除表面氧化层。若采用一次冷拔,则冷拔的变形量应该控制在大约10%。若采用二次冷拔,则第一次冷拔的变形量应控制在大约5%-7%,第二次冷拔的变形量应控制在大约4%。在采用二次冷拔的情况中,第一次冷拔和第二次冷拔之间应该进行第二次退火和酸洗。由于T型电梯导轨断面形状复杂,导轨沿横截面上各部位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冷拔过程中导轨头部的变形量大于腰部和腿部,因此导轨容易产生弯曲。为了使导轨在拔制过程中不产生弯曲,在设计模具孔型的时候必须考虑拔制时金属流动规律并且合理分配各个部分的变形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模具孔型设计成主要是头部进行变形而腰部和腿部几乎不发生变形或极少变形,从而在拔制过程中坯料的头部受到积压,并且金属从头部向下流到腰部和腿部,这样导轨就不会弯曲。同时,在拔制所用的热轧坯料的形状应该是这样的其头部留有较大的余量,而其腰部和腿部基本和成品的尺寸一样。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T型电梯导轨冷拔成形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图2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T型电梯导轨冷拔成形工艺生产出来的电梯导轨的断面图。图3所示为采用一道次冷拔的模具孔型图;图4所示为采用二道次冷拔的的模具孔型图;下面将参照附图以优选实施方案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方案1冷拔所用的坯料的材料为Q235。采用120×120mm的方坯(或连铸坯),通过9-11道次热轧将该方坯轧制成符合冷拔工艺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坯料尺寸应留有大约10%的冷拔变形量。在冷拔之前,要对热轧钢坯要进行软化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应该650℃。在该退火温度下保温大约4小时后,在退火炉中冷却到550℃,然后出炉进行空冷到室温。退火后通过酸洗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采用一种链式拉拔机进行拉拔,冷拔模的孔型采用和成品形状一样的孔型,如图4所示。随后进行矫直、开榫、表面处理等工序直至成品,成品的断面形状如图2所示。实施方案2冷拔所用的坯料的材料为Q235。采用120×120mm的方坯(或连铸坯),通过9-11道次热轧将该方坯轧制成符合冷拔工艺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坯料尺寸应留有大约10%-15%的冷拔变形量。在冷拔前,要对热轧钢坯要进行软化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应该650℃。在该退火温度下保温大约4小时后,在退火炉中冷却到520℃,然后出炉进行空冷到室温。退火后通过酸洗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采用链式拉拔机进行二道次冷拔,模具孔型如图3所示。第一次冷拔所完成的冷拔变形量应控制在5%~7%左右。经过第一次冷拔后,进行第二次退火和酸洗,退火温度应该650℃。在该退火温度下保温大约4小时后,在退火炉中冷却到520℃,然后出炉进行空冷到室温。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冷拔、第二次冷拔的变形量控制在4%左右,随后进行矫直、开榫、表面处理等工序直至成品。本专利技术的T型电梯导轨的冷拔工艺加工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实现了低成本上的高性能。而所生产出来的冷拔电梯T型导轨成本低廉,且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此外还增强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噪音和能耗,从而使电梯真正实现高效、高速和无噪音。权利要求1.一种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方形坯料热轧成T型导轨钢坯;使热轧成的T型导轨钢坯进行去应力软化退火处理;酸洗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冷拔以得到最终形状的T型电梯导轨;将所得到的T型电梯导轨进行矫直;然后进行开榫、防锈处理,从而得到成品。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冷拔工序只采用一道次冷拔。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冷拔变形量为大约10%。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冷拔工序包括第一道次冷拔成形和第二道次冷拔。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次冷拔的变形量为5%-7%。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次冷拔的变形量为大约4%。7.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冷拔前的退火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奥氏体相变线A1线以下。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冷拔前的退火温度在650℃-680℃的范围内。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道次冷拔和第二道次冷拔之间包括第二次退火和酸洗。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退火温度在650℃-680℃的范围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冷拔变形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料准备→退火→酸洗-冷拔→矫直→开榫→防锈处理→成品。其中冷拔可以采用一次冷拔,也可以采用二次冷拔。该工艺具有加工周期短、金属损耗低的优点,并且其生产出来的T型电梯导轨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文档编号B21D21/00GK1314218SQ0111023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郑集成, 初元璋, 董韧, 张云生 申请人:山西榆次华益型钢实业有限公司, 初元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型电梯导轨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方形坯料热轧成T型导轨钢坯; 使热轧成的T型导轨钢坯进行去应力软化退火处理; 酸洗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 进行冷拔以得到最终形状的T型电梯导轨; 将所得到的T型电梯导轨进行矫直; 然后进行开榫、防锈处理,从而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集成,初元璋,董韧,张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榆次华益型钢实业有限公司,初元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