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明辉专利>正文

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843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肠管,包括管体及端头,所述端头的前端圆滑封闭、后端与管体的前端连接,端头的后端与管体之间设有开口,在端头的后端还设有膜瓣,膜瓣位于开口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倒流,延长鼻肠管的使用时间,减轻对肠壁的冲击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肠管
技术介绍
鼻肠管用于将营养液或流质食物经鼻腔直接送入肠道,现有的鼻肠管的开口设于其前端的侧部,该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肠道内的食物或胃肠液容易从侧部的开口倒流,并且食物或胃肠液从侧部的开口倒流后,容易对鼻肠管造成堵塞,医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鼻肠管,增强患者的痛苦。2、打入鼻肠管的营养液或流质食物从侧部的开口流出时,会从侧部冲击肠壁,继而对肠壁造成冲击,长期营业不良患者肠壁薄,从侧部开口流出的营养液或流质食物会对肠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鼻肠管,本技术可以减少倒流,延长鼻肠管的使用时间,减轻对肠壁的冲击损伤。其技术方案如下:—种鼻肠管,包括管体及端头,所述端头的前端圆滑封闭、后端与管体的前端连接,端头的后端与管体之间设有开口,在端头的后端还设有膜瓣,膜瓣位于开口的外侧。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膜瓣周向围绕在所述管体的前端。所述端头的后端具有连接架,端头通过该连接架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开口设于连接架上。所述端头的前端呈椭圆状。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营养液或流质食物经管体流至端头,并经端头的开口向后外侧流出,避免直接对肠壁造成冲击,在营养液或流质食物流出时,膜瓣打开,当开口处没有营养液或流质食物流出时,膜瓣闭合,减少了倒流及堵塞的发生,鼻肠管的使用时间更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2、所述膜瓣周向围绕在所述管体的前端,在膜瓣闭合时,可以将开口全部封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鼻肠管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管体,20、端头,21、开口,22、膜瓣,23、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鼻肠管,包括管体10及端头20,所述端头20的前端圆滑封闭、后端与管体10的如端连接,端头20的后端与管体10之间设有开口 21,在端头20的后端还设有膜瓣22,膜瓣22位于开口 21的外侧。其中,所述膜瓣22周向围绕在所述管体10的前端。所述端头20的后端具有连接架23,端头20通过该连接架23与所述管体10连接,所述开口 21设于连接架23上。所述端头20的前端呈椭圆状。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营养液或流质食物经管体10流至端头20,并经端头20的开口 21向后外侧流出,避免直接对肠壁造成冲击,在营养液或流质食物流出时,膜瓣22打开,当开口 21处没有营养液或流质食物流出时,膜瓣22闭合,减少了倒流及堵塞的发生,鼻肠管的使用时间更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2、所述膜瓣22周向围绕在所述管体10的前端,在膜瓣22闭合时,可以将开口 21全部封闭。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肠管,包括管体及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前端圆滑封闭、后端与管体的前端连接,端头的后端与管体之间设有开口,在端头的后端还设有膜瓣,膜瓣位于开口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肠管,包括管体及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前端圆滑封闭、后端与管体的前端连接,端头的后端与管体之间设有开口,在端头的后端还设有膜瓣,膜瓣位于开口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辉冯岚
申请(专利权)人:郑明辉冯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