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20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包括花粉筒和支撑杆,所述花粉筒上设有出粉孔,所述花粉筒设于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花粉筒的外侧包裹有尼龙丝,所述花粉筒内设有振动片和电机,所述花粉筒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扣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振动片和电机,克服了人力转动授粉的情况,换洗方便,操作方法简单,提高了授粉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授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果树进行人工授粉时,一般采用喷枪对果树进行授粉,操作不方便,而且还要对花粉的浪费严重,导致授粉效率低。例如,申请号为CN98226875.0,公开号为CN2333178的中国专利“果树授粉器”,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有一花粉筒,花盆筒上密布小孔,在花盆筒外包裹有尼龙丝,花粉筒内的螺旋片,螺旋片连接在中心轴上,花粉筒底部有空心杆,螺旋片的中心轴从空心杆中穿出,在螺旋片的中心轴下部连接手柄。该果树授粉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果树顶部的果花进行授花粉,不用爬树、不用爬梯子。对果树上的果花授花粉时,只需碰一下果花,授粉工作即告完成,授粉效率高,同时还节省了大量果花粉。此专利的产品不足之处在于,螺旋片操作不方便,导致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本技术采用振动片和电机,克服了人力转动授粉的情况,操作方法简单,换洗方便,提高了授粉的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包括花粉筒和支撑杆,所述花粉筒上设有出粉孔,所述花粉筒设于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花粉筒的外侧包裹有尼龙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粉筒内设有振动片和电机,所述花粉筒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扣合部。所述支撑杆的手握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振动片、电机、照明灯和控制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形成控制电路。所述花粉筒的形状为圆筒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振动片和电机,克服了人力转动授粉的情况,换洗方便,操作方法简单,提高了授粉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采用支撑杆的手握端设有控制开关,振动片、电机和控制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形成控制电路;方便使用者对电机和振动片进行控制,防止花粉过量转出后浪费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示图图中标记:1、花粉筒,2、支撑杆,3、出粉孔,4、尼龙丝,5、振动片,6、电机,7、控制开关,8、扣合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包括花粉筒I和支撑杆2,所述花粉筒I上设有出粉孔3,所述花粉筒I设于支撑杆2的一端,支撑杆2的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花粉筒I的外侧包裹有尼龙丝4,所述花粉筒I内设有振动片5和电机6,所述花粉筒I与支撑杆2之间设有扣合部8。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杆2的手握端设有控制开关7。本技术中,所述振动片5、电机6和控制开关7通过导线连接形成控制电路。本技术中,所述花粉筒I的形状为圆筒状。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开关7对振动片5和电机6进行控制,当花粉被振出花粉筒I后粘在尼龙丝4上,然后用尼龙丝4碰一下需要授粉的果花后,完成授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包括花粉筒(1)和支撑杆(2),所述花粉筒(1)上设有出粉孔(3),所述花粉筒(1)设于支撑杆(2)的一端,支撑杆(2)的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花粉筒(1)的外侧包裹有尼龙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粉筒(1)内设有振动片(5)和电机(6),所述花粉筒(1)与支撑杆(2)之间设有扣合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果树授粉器,包括花粉筒(I)和支撑杆(2),所述花粉筒(I)上设有出粉孔(3),所述花粉筒(I)设于支撑杆(2)的一端,支撑杆(2)的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花粉筒(O的外侧包裹有尼龙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粉筒(I)内设有振动片(5)和电机(6),所述花粉筒(I)与支撑杆(2)之间设有扣合部(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