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冬青专利>正文

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184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包括设置在浑水河道旁边的清水池,设置在山上的数个蓄水池,对山上植物进行灌溉的灌溉管道,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和蓄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设置将清水池中的水输送到蓄水池的第一提水泵站,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与灌溉管道连通,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设置输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浑水河道旁边设置清水池,通过将浑水处理变成清水后储存在清水池中,为灌溉提供水源,保证了灌溉水源的稳定性。采用自动的灌溉技术,不仅能恢复山体生态,而且保证了种植的效益,适合高效农业、林业的发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溉结构,尤指一种将浑水变成清水后,清水汇集在清水池或清水湖中,再引清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气候干燥,降水量小,通过自然雨水,山上的植物不能得到充分的灌溉,所以北方的山一般比较突兀,既不美观,也不能抵挡风沙。如果采用人工上山进行浇灌,因为山体面积大,依靠人工浇灌既费时、费力,也无法获得好的效果。利用河流的水进行灌溉,但是河流的水一般比较浑浊,虽然目前已经有相关的专利技术将浑浊的水变为清水,如中国专利:浑水河道隔墙渗透清水结构(专利号为:201220104942.0);浑水渠底渠岸渗透清水结构专利名称(专利号为:201220104930.8),防洪堤渗透过滤清水结构(专利号为=201220104967.0);流动的浑水河道改变成清水河道的结构(专利号为=201220104927.6);利用流动的浑水河流建清水人工湖的结构(专利号为=201220104977.4),以上专利中公开了将浑水变成清水的技术,但是如何使这些清水对山上的植物进行浇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浑水变成清水,引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浑水河道旁边的清水池,设置在山上的数个蓄水池,对山上植物进行灌溉的灌溉管道,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和蓄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设置将清水池中的水输送到蓄水池的第一提水泵站,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与灌溉管道连通,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设置输水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浑水河道旁边的清水池,设置在山上的数个蓄水池,对山上植物进行灌溉的灌溉管道,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和蓄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设置将清水池中的水输送到蓄水池的第一提水泵站,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与灌溉管道连通,所述蓄水池的输水口设置输水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设置排污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水上山恢复山体生态的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道包括输水主管,所述输水主管上设置若干输水支管,所述输水主管与输水支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郭冬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