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鱼类生态保护
,尤其是一种深水水底投喂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一瓦氏黄颡鱼摄食中华鲟卵的投饵装置。
技术介绍
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导致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亲鱼缩减,同时中华鲟产卵场缩减至葛洲坝至十里红长约7 km的江段。由于中华鲟产卵亲鱼数量和产卵场缩减,导致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急剧下降,面临濒危状态,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维持中华鲟自然生态资源量,但是通过对长江口中华幼鱼资源评估调查表明,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对长江口中华幼鲟的贡献率较低,而对中华鲟物种延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自然繁殖。自然环境条件下,中华鲟卵粘附在江底洁净的石砾上孵化,孵化时间一般为4-5d,但是在孵化期间90%以上的中华鲟卵未及孵化遭到底栖鱼类摄食如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铜鱼{Coreius guichenoi)和圆口铜鱼(f.heterodon),进一步加剧中华鲟自然资源量面临濒危状态。为通过保持中华鲟卵自然繁殖维持中华鲟生态资源量,我们提出通过替代饵料干扰食卵鱼类摄食中华鲟卵的方式保护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1)和钢丝套网(3),其特征在于: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8)的饵料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包括通过绳索(2)连接的浮标(I)和钢丝套网(3),其特征在于:钢丝套网(3)底部设有底座(7),饵料盛放桶(5)固定于钢丝套网(3)内,饵料盛放桶(5 )侧面开设有多个饵料洞,饵料盛放桶(5 )内放有开设有多个洞的装有冰冻饵料(8 )的饵料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深水水底投饵装置,其特征在于:饵料盛放桶(5)通过钢丝套网(3)上部设有的固定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波,石小涛,刘德富,黄应平,高勇,王从锋,姜伟,涂志英,白艳勤,胡运燊,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