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装置,包括:第一单元(100),包括带有槽(133)的引导部件(131a、131b);第二单元(200),包括在每个引导部件的槽(133)中滑动的滑动部件(220);和防护部件(235),其防护边界部分,在所述伸展状态中当第二单元(200)相对于第一单元(100)以预定角度倾斜时形成所述边界部分。引导部件的槽(133)包括使第一单元(100)相对于第二单元(200)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弯曲部分(134)。防护部件(100)的一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单元(200)的一端,而另一端与引导部件的槽(133)滑动地接合。因此,可以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其能够在不增加便携式装置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防护便携式装置的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不受外部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及个人电子备忘记事本,尤其是用于这些便携式装置的滑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近些年来,便携式装置的预期目的不限于简单的打电话,而是包括广阔范围的其它目的,包括发送/接收电子邮件、连接到互联网以及视频游戏功能。因此,已经进行研发具有各种机构以满足便携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大屏幕显示和字符输入功能)这两者的便携式装置。例如,有一种折叠式便携式装置,其通常以折叠状态携带。于是,当使用它来打电话或者进行邮件的发送/接收时,它被伸展开从而露出显示单元和操作单元,由此能够进行各种操作。折叠式便携式装置可以防止在携带它时发生错误操作。然而,当它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单元未露出。因此,几乎所有功能都无法执行。因此,需要单独提供能够在折叠状态下看到的另一个显示单元。与这种情况相反,至于滑动式便携式装置,无论便携式装置是在缩回状态或者在伸展状态下显示单元总是露出来。因此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观看显示单元。通过在显示单元的底部提供最少的键操作单元,即使在它处于缩回状态下时(即,当携带它时),也可以在不改变便携式装置的缩回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某些操作例如读取电子邮件以及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因此,改善了可用性。此外,当使用者进行操作例如建立邮件文件时,显示单元和键操作单元并行滑动,从而露出设置在液晶单元下面的另一键操作单元,使用者可以操作该键操作单元(请看专利文献I)。与这种情况相反,由于折叠式便携式装置在伸展状态下的全长几乎变成折叠状态下的长度的两倍,可以获得大的键操作表面。此外,可以将显示单元相对于操作单元放置在特定角度下。因此,折叠式便携式装置既在进行操作时也在进行电话拨打时都具有出色的可用性。此外,作为其中折叠式便携式装置的该特征结合到滑动式便携式装置中的一种技术,有一种技术使显示单元能够从键操作单元上完全拆下(请看专利文献2)以及一种技术能够让显示单元相对于键操作单元设置在特定角度下(请看专利文献3、4、6和7)。此外,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使便携式装置在完成滑动动作以后能够具有大的倾斜角。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5-286994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3-234809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5-269566专利文献4: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6-005564专利文献5: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8-113067专利文献6: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6-186577专利文献7: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2007-07441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滑动式便携式装置中,当下部单元(键操作表面)相对于上部单元(显示单元)以预定角度倾斜时,在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处形成间隙。此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机电部件,例如用于连接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的电缆以及滑动机构,从上述间隙暴露到外部。如果机电部件等暴露到外部,灰尘进入机电部件等,这导致在机电部件等中出现故障。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防护形成在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处的间隙不受外部影响的技术。然而,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的技术中,防护机构容纳在下部单元中。这引起一个问题,即,下部单元的厚度增大,导致便携式装置的整体厚度增大。考虑到上面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能够防护便携式装置的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不受外部影响,同时不增大便携式装置的整体厚度。针对该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装置包括:包括带有槽的引导部件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在滑动方向上延伸;包括在引导部件的槽中滑动的滑动部件的第二单元;以及在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延伸的伸展状态下防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防护部件,当第二单元以预定角度相对于第一单元倾斜时形成所述边界部分。引导部件的槽包括在伸展状态下使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弯曲部分。防护部件的一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单元的一端,防护部件的另一端与引导部件的槽滑动地接合。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其能够在不增大便携式装置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防护便携式装置的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不受外部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缩回状态;图2是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伸展状态;图3是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分解状态;图4是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下部单元;图5为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下部单元的分解状态;图6为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引导部件和下部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图7A为侧视图,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缩回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7B为侧视图,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伸展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8A的图示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缩回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SB的图示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伸展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9A为顶视图,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缩回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9B为顶视图,用来说明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于伸展状态的便携式装置的操作;图10为前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伸展状态;图11为前视图,示出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的便携式装置的伸展状态;图12A的图示示出当分布负载被添加到伸展状态下的便携式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装置的情况中)的上部单元时的负载;图12B的图示示出当分布负载被添加到伸展状态下的便携式装置(在未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装置的情况(比较例)中)的上部单元时的负载;图13A为侧视图,示出当集中负载被添加到伸展状态下的便携式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装置的情况中)的上部单元的一端时的力矩负载;图13B的图示示出当集中负载被添加到伸展状态下的便携式装置(在未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装置的情况(比较例)中)的上部单元的一端时的力矩负载;图14为透视图,示出依照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另一方面的引导部件;及图15为透视图,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另一方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图1为透视图,示出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缩回状态。图2为透视图,示出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的伸展状态。如图1和2所示,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便携式装置包括上部单元(第一单元)100和下部单元(第二单元)200。上部单元100包括上部壳体110和覆盖所述上部壳体110的上盖115。上盖115设置有接收器音孔111、显示单元盖116及键操作单元113。在上部单元100中,例如设置了诸如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显示器的显示单元以及其上安装了用于发送/接收和显示的电子部件的电路板(未示出)。下部单元200包括下部壳体210和覆盖所述下部壳体210的下盖230。如图2中所示,下部壳体210设置有键操作单元211和讲话孔212。下部单元200包括未示出的主要部件,诸如电池、通讯和软件操作所必需的半导体部件、其上安装这些部件的基板、天线、夕卜部连接连接器和振动电机。如图1中所示,当在缩回状态下从上表面(面对上盖115的位置)观看时,上部单元100和下部单元200设置在彼此交迭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当在伸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0 JP 2010-1161221.一种便携式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包括具有槽的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单元在滑动方向上延伸; 第二单元,包括在引导部件的槽中滑动的滑动部件 '及 防护部件,其在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伸展的伸展状态下防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当第二单元相对于第一单元以预定角度倾斜时形成所述边界部分,其中 引导部件的槽包括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在伸展状态下使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以预定角度倾斜,及 防护部件的一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单元的一端处,防护部件的另一端与引导部件的槽滑动地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中当在伸展状态下防护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绕防护部件的所述一端转动时,防护部件相对于第二单元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中连接防护部件被转动地支撑的所述一端与防护部件和引导部件的槽滑动地接合的所述另一端的线与伸展状态下的第一单元的主表面基本垂直地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中关于作用在第一单元上的负载,防护部件用作杠杆支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胜俊亘,北川丈晴,小松刚,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