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口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789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43
公开了用于接口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输出至少一个对象到体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并且基于三维空间中至少一个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半径。该方法和装置还包括:当接收到对于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命令时,基于旋转半径控制至少一个对象围绕旋转轴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用于接ロ连接(interfacing)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支持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对象的用于接ロ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技术中,图标一般显示在表现ニ维空间的显示器上,并且在显示器的ニ维空间中移动。然而,随着表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被广泛地使用,要求一种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图标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随着表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被广泛地使用,要求一种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图标的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持对象旋转的用于接ロ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体现(embodying)三维空间的显示器,并且基于三维空间中至少ー个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确定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半径。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对于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命令时,控制至少ー个对象基于旋转半径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持对象旋转的用于接ロ连接的方法和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的框图;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屏幕,对象输出到该屏幕;图3A到图3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象旋转操作的示例;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指示通过接ロ选择对象的频率的操作的示例;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过接ロ移动对象的操作的示例;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ロ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的框图;图8A到图8C示出了用户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中拖曳高级对象的情况的示例;图9A到图9C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中生成高级对象的示例;图1OA到图1OB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中生成表现新的组的高级对象的示例;图1lA和图1lB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中划分组的示例;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中提供接ロ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的框图;图14A到图14D示出了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移动对象的示例;和图1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由接口装置提供的接ロ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持对象旋转的用于接ロ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体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并且基于三维空间中至少ー个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半径。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对于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命令时,控制至少ー个对象基于旋转半径围绕旋转轴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出包括多个次级(subordinate)对象所属的高级(superordinate)对象的第一屏幕;以及当检测到对于高级对象的拖曳输入时,输出多个次级对象到第一屏幕。该方法还包括:在保持拖曳输入的同时,按照拖曳输入的长度调整第一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以及当拖曳输入结束时,如果拖曳输入的长度已经超过临界值,则输出第二屏幕,在第二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被调整到预定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触摸输入;确定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第一坐标处是否存在对象;以及当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第一坐标处存在对象时,将对象从第一坐标移动到与第一坐标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坐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ー种接口装置。该接口装置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体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三维空间中至少ー个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确定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半径。该接口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对于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命令时,控制至少ー个对象以基于旋转半径将至少ー个对象围绕旋转轴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ー种接口装置。该接口装置包括: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第一屏幕,第一屏幕包括多个次级对象所属的高级对象。该接口装置还包括:输出控制単元,用于当检测到对于高级对象的拖曳输入时,输出多个次级对象到第一屏幕;以及间隔控制单元,用于在保持拖曳输入的同时,按照拖曳输入的长度控制第一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该接口装置还包括:屏幕控制単元,用于控制输出单元,从而输出第二屏幕,在第二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被调整到预定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提供ー种接口装置。该接口装置包括:输入感测单元,用于感测触摸输入。该接口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第一坐标处是否存在对象;以及移动单元,用于当在感测到触摸输入的第一坐标处存在对象时,将对象从第一坐标移动到与第一坐标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坐标。以下,将參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參考标号表示这里描述的相同的元素。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装置100的框图。參考图1,接口装置100包括输出单元110、确定单元120、以及控制单元130。输出单元110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体现三维空间的显示设备(未示出)。在本说明书中,对象是对用户可以选择的目标的泛称。对象可以是图标、窗ロ、或者链接。具体来讲,对象可以表现包括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组。在本说明书中,表现包括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组的对象被称为高级对象,而包括在该组中的对象也被称为次级对象。显示设备通过单个平面以及垂直于该单一平面的ー个或多个平面来体现三维空间。三维空间可以通过直角(即立方体)坐标系、球面坐标系、或者柱面坐标系来体现。如果显示设备使用直角坐标系,则三维空间可以通过平行于显示设备的水平方向的X轴、平行于显示设备的垂直方向的Y轴、以及平行于显示设备的景深方向(depth direction)的Z轴来体现。显示设备可以通过透视投影方法在Z轴上表现对象的坐标。也就是说,按照对象的Z坐标控制对象的大小。因此,位于Z轴上相同坐标处的对象的大小相同,而位于Z轴上不同坐标处的对象的大小则彼此不同。输出单元110确定至少ー个对象的三维坐标,然后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显示设备的相应坐标。确定单元120确定对象的旋转半径。确定单元120基于三维空间中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对象的旋转半径。多个对象可以围绕彼此不同的旋转轴旋转,但是在本说明书中,所有对象围绕相同的旋转轴旋转。旋转轴被固定到X轴(或平行于X轴的轴)或Y轴(或平行于Y轴的轴),或者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而改变。例如,当用户手持显示设备从而X轴朝下(facesdownward)吋,Y轴(或平行于Y轴的轴)被设定为旋转轴,而当用户手持显示设备从而Y轴朝下吋,X轴(或平行于X轴的轴)被确定为旋转轴。一般,用户可以改变对象在接口装置中的位置。如果用户可以自由地改变对象的位置,则不太可能所有输出对象都位干与旋转轴分开相同的距离的位置。因此,确定単元120计算从旋转轴到每个输出对象的距离,并基于计算的距离确定每个对象的旋转半径。然而,如果用户不能自由地改变对象的位置,则旋转轴和每个输出对象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固定值或从更多固定值中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120从预定的旋转半径中确定姆个对象的旋转半径,而不计算旋转轴和每个输出对象之间的距离。当接收到对象的旋转命令吋,控制单元130控制对象,从而基于旋转半径围绕旋转轴旋转。如果对象具有彼此不同的旋转半径,则对象根据彼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2 KR 10-2010-00861761.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输出至少ー个对象到体现三维空间的显示器; 基于所述三维空间中所述至少一个对象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旋转半径;以及 当接收到对于所述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命令时,基于所述旋转半径控制所述至少ー个对象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对象包括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对象按照所述旋转半径以不同速度旋转。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对象包括: 接收用于在所述显示器上执行拖曳的触摸输入;以及 基于拖曳的长度确定所述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量。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对象包括基于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频率确定所述至少ー个对象的旋转速度。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出所述对象包括输出可旋转的第一对象和不可旋转的第二对象,并且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对象旋转时控制第二对象以调整其透明度。6.一种接ロ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屏幕,第一屏幕包括多个次级对象所属的高级对象; 当检测到对于所述高级对象的拖曳输入时,输出多个次级对象到第一屏幕; 在保持所述拖曳输入的同时,按照所述拖曳输入的长度调整第一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以及 当所述拖曳输入结束时,如果所述拖曳输入的长度已经超过临界值,则输出第二屏幕,在第二屏幕中多个次级对象之间的布置间隔被调整到预定的长度。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用于将第一对象在与第二对象的预定距离之内移动的移动命令时,生成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高级对象。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输出第二屏幕的同时接收到组改变信号吋,输出包括在由所述高级对象表现的组的前一组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春彦丁锡载洪善基金斗镒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