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623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以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为干扰源,确定对该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当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对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是除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门限时,确定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利用该方法或装置,可以确定扇区馈线是否接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收发设备和天线之间传输信号的导体或导体组称为馈线。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区有三个扇区,每个扇区有两个天线。但是,现在通常采用交叉极化天线,即在物理封装上看是一个天线,该交叉极化天线包括两个端口:一个端口为Tx/Rx,用于收发,其为主集;另一个端口为Rx,用于收,其为分集。通常,在无线网络规划时一般正北方向定义为0度方向,在顺时针0度、120度和240度三个方向上放置三个上述交叉极化天线。这三个天线中的每一个的覆盖区域为与该天线相对应的扇区。实际在基站与天线之间安装馈线时,可能把部分馈线接错,例如将扇区A的馈线接到扇区B的天线(其中,A和B只是为了说明的方法而采用的泛称)。从而使得小区实际覆盖区域与规划设计时的不同,规划时配置的邻区/频点/RF等参数变得不合理,导致这些小区实际网络运行时会出现切换/掉话/接入等问题,但是馈线接错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唯一原因,同时由于不同问题小区具体情况不一样,这导致对馈线具体的接错类型进行判断带来了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以对运行的无线网络中是否存在扇区级馈线接错进行诊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包括: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以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为干扰源,确定对该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对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是除所述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包括: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确定在预定的时间长度内以该非共站强邻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从该非共站强邻区切换至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的切换次数中、切换次数最多的扇区;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所有非共站强邻区中、以各非共站强邻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从其服务小区切换至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的切换次数中、切换次数最多的扇区为除所述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以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为干扰源,确定对该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对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是除所述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确定在预定的时间长度内以该非共站强邻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从该非共站强邻区切换至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的切换次数中、切换次数最多的扇区;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所有非共站强邻区中、以各非共站强邻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从其服务小区切换至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的切换次数中、切换次数最多的扇区为除所述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以对运行的无线网络中扇区的主集是否接错进行诊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包括: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将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最大的扇区方向确定为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根据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与规划待分析方向是否一致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是否接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最大的扇区方向确定为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与规划待分析方向是否一致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是否接错。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主动预防式地诊断出移动通信系统是否存在特定类型的馈线接错问题,准确度较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和图3分别是正常的基站三小区馈线链接和小区正常覆盖情况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是同站两扇区馈线接反和对应的扇区覆盖情况的示意图;图6和图7分别是同站三扇区馈线相互接反和对应的扇区覆盖情况的示意图;图8是扇区1的地理拓扑非共占强邻区的示意图;图9是扇区1与扇区3接反时的干扰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正常的小区三扇区馈线连接示意图;图12是与图13相对应的用户分布示意图;图13和图14是两个扇区的主集和主集、分集和分集分别接反时的扇区馈线连接示意图和对应的用户分布示意图;图15和图16是两个扇区的主集和主集接反,而分集未接反时的扇区馈线连接示意图和对应的用户分布示意图;图17和图18是一个扇区的主集与另一扇区的分集接反时的扇区馈线连接示意图和对应的用户分布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0示出了统计服务小区为扇区1的终端的数目的一种方法;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2示出了是统计服务小区为扇区1的终端的数目的另一种方法;图2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案,按照该技术方案,利用终端实际上报的测量数据来确定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是否接错。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以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为干扰源,确定对该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其中,非共站强邻区指的是与上述待分析扇区不属于同一基站即不在同一站址的强邻区。在步骤S102,当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对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是除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门限(第一门限)时,确定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在此种情况下,馈线接错指的是待分析扇区的馈线被连接到与待分析扇区共站的其它扇区的天线上了。该实施例的基本原理是把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看作不同的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的每一个,以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为干扰源,确定对该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所规划的非共站强邻区中、对非共站强邻区的干扰最大的扇区是除所述待分析扇区之外的其它扇区的非共站强邻区的数目与所述非共站强邻区的总数目的比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接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诊断馈线接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将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最大的扇区方向确定为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根据所述待分析扇区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与规划待分析方向是否一致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馈线是否接错;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与所述待分析扇区所在基站的第二扇区的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互反、并且所述待分析扇区和第二扇区的主分集接收用户信号的差异都不超过预定的差异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和第二扇区之间存在扇区交叉馈线;当所述待分析扇区的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二扇区的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互反、并且所述待分析扇区和第二扇区的主分集接收用户信号的差异都超过预定的差异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主集和所述第二扇区的主集接反,所述待分析扇区的分集和所述第二扇区的分集正常;当所述待分析扇区和所述第二扇区的用户的实际分布方向均为所规划的所述待分析扇区的用户的分布方向、并且所述待分析扇区和第二扇区的主分集接收用户信号的差异都超过预定的差异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主集与所述第二扇区的分集接反,所述待分析扇区的主集和所述第二扇区的分集正常;当所述待分析扇区和所述第二扇区的主集没有接错,但是所述待分析扇区和所述第二扇区的主分集接收用户信号都超过预定的差异门限时,确定所述待分析扇区的分集和所述第二扇区的分集接反,所述待分析扇区的主集和所述第二扇区的主集正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标识信息和定位信息来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包括:针对所规划的每一个扇区方向,确定在该扇区方向的预定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在预定的不同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的数目包括:按照选定的方向、以预先设定的角度量、从预定的角度开始顺序统计预定的角度范围内、以所述待分析扇区为服务小区的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宽新常瑞娜钱苏敏陈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