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系统、精密冲压系统和参数确定系统及参数检测仪器,所述精密冲压系统中冲床转臂控制冲压模具的凸模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上设置有多个冲头,所述冲头端部为斜面结构;所述精密冲压系统采用手动或自动步进形式;所述参数检测仪器包括光源、镜头和反射镜。所述多个冲头采用单排或多排多列分布;所述凸模向下运动的行程控制所述微缝吸声板缝隙宽度,所述微缝吸声板上缝隙宽度范围在20微米至50微米之间;所述微缝吸声板上冲头的长度为1.5毫米至5.0毫米;所述参数检测仪器采用JT-9型光学投影测量仪。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进行微缝吸声板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声板的生产设备及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大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与空气污染、水污染并列的三大污染之一,已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噪声治理工作亟需加强。吸声是噪声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吸声材料多数采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棉、珍珠岩、泡沫塑料等,以及共振吸声结构,如穿孔板吸声体、薄板共振吸声体、膜状材料等。但这些材料都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防水防潮困难、耐高低温效果差、后腔需填充物、占用空间较大、容易老化和位移,容易导致吸声效果不稳定,另外,矿棉对人体尚有不良影响等问题。现有理论中,还有一种采用微缝来达到吸声效果的。微缝吸声理论是我国资深院士马大猷先生在1992年提出来的,该微缝吸声结构由于开缝很窄,其开缝宽度由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从而加工生产非常困难,迄今为止,一直没有微缝吸声结构的产品进入试验和实际应用。另外,利用化学腐蚀法可以进行窄缝加工,但其生产过程往往需要绘图、拍照、制膜、贴膜、腐蚀和清洗等多道工序,作业人员可能接触化学物质,其主要不足之处是该方法加工的基板仅局限于较薄的金属板材。激光开缝生产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对板材性质的选择有很大的限制,而且加工费用高,不易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因此,研发新的吸声结构的生产工艺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性好,稳定性高,能够规模生产,便于推广应用的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及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系统、精密冲压系统和参数确定系统及参数检测仪器,所述精密冲压系统中冲床转臂控制冲压模具的凸模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上设置有多个冲头,所述冲头端部为斜面结构;所述精密冲压系统采用自动或手动步进形式;所述参数检测仪器包括光源、镜头、反射镜。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冲头采用单排分布,所述每两个相邻冲头的间距与微缝吸声板上缝隙长轴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缝隙短轴间的间距由冲床的步进速度控制。所述多个冲头采用多排多列分布,所述同一排中每两个相邻冲头的间距与微缝吸声板上缝隙长轴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缝隙短轴间的间距由精密冲压系统的步进速度或每两排冲头的间距控制。所述凸模向下运动的行程控制所述微缝吸声板缝隙宽度,所述微缝吸声板上缝隙宽度范围在20微米至50微米之间。所述微缝吸声板上冲头的宽度即微缝的长度为1.5毫米至5.0毫米。所述微缝吸声板的基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工艺,包括根据产品缝隙长度和缝隙长轴间的间距,选择所设计及制造的指定规格的模具并安装在设备上,并根据微缝吸声板缝隙短轴间的间距确定精密冲压系统的步进的步长和速度;启动设备;根据产品缝隙宽度调整凸模上下运动的行程,所述设备中冲头端部、为斜面结构,所述凸模向下运动的距离与微缝吸声板缝隙宽度成正比关系;精密冲压;测量缝隙宽度和长度。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工艺,完成上述工艺步骤后,可以根据需要将微缝吸声板进行电镀。所述缝隙宽度在20微米至50微米之间,所述缝隙长度在1.5毫米至5.0毫米。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及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中精密冲压系统的模具设计是根据微缝吸声板的要求,设计制造冲压模具,凸凹模配合密切,且凸模上具有多冲头结构,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的缝隙数量多,生产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中冲头端部采用斜面结构,开缝长度可达1.5毫米至5.0毫米,开缝宽度可达20微米至50微米,其开缝几何尺寸微小,其吸声板产品的后腔可无填充物,产品占用空间小,吸声系数高,成本低,美观耐用。(3)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工艺,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加工过程稳定可靠,能够进行吸声板的规模生产,便于推广应用。(4)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基板采用金属材质,可用于高温、高湿、耐气流冲击、阻燃、电屏蔽、需要洁净、需要保密等多种环境的噪声控制。如火箭发射井、动力车间、纺织车间、地铁、车站候车室、电影院、声屏障、保密会议室以及管道消声器等,其寿命长、美观,装饰性强,吸声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中冲压模具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中冲压模具侧视图;图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微缝吸声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是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及工艺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 1——微缝吸声板 2——缝隙3——缝隙宽度4——缝隙长度5——缝隙短轴间的间距6——缝隙长轴间的间距7——凸模8——凹模9——冲头10——冲头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及工艺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系统、精密冲压系统和参数确定系统及阐述检测仪器,所述精密冲压系统中冲床转臂控制冲压模具的凸模7上下运动,所述凸模7上设置有多个冲头9,所述冲头9个数越多,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的缝隙2数量越多,生产效率越高;所述冲头端部10为斜面结构;所述精密冲压系统采用自动步进形式;所述参数检测仪器为光学投影测量仪,主要包括光源、镜头、反射镜。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冲头9采用单排分布,所述每两个相邻冲头9的间距与微缝吸声板1上缝隙长轴间的间距6相同,所述缝隙短轴间的间距5由冲床的步进速度控制。所述多个冲头9采用多排多列分布,所述同一排中每两个相邻冲头9的间距与微缝吸声板上缝隙长轴间的间距6相同,所述缝隙短轴间的间距5由精密冲压系统的步进速度或每两排冲头9的间距控制。所述凸模7向下运动的行程控制所述微缝吸声板缝隙宽度3,所述微缝吸声板1上缝隙宽度3范围在20微米至50微米之间。所述微缝吸声板1上冲头9的宽度为1.5毫米至5.0毫米。所述微缝吸声板1的基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微缝吸声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01根据产品缝隙长度和缝隙长、短轴间的间距,选择上述所设计并制造的指定规格的模具并安装在设备上,所述模具包括上面运动的凸模7,下面固定的凹模8,所述凸模7和凹模8配合密切。而冲头9越多完成一次冲压过程所加工的缝隙越多,加工微缝吸声板1的面积就越大,从而生产效率就越高。、本专利技术设备中的参数确定系统是根据微缝吸声板1产品上缝隙短轴间的间距5,选择控制步进速度;并根据缝隙长度4选择合适宽度的冲头9;同样,缝隙长轴间的间距6由相邻两个冲头9之间的间距所决定。还根据微缝吸声板1的缝隙短轴间的间距5,选择采用精密冲压系统的步进的步长和速度。冲压时,将微缝吸声板1的基板放置于凸模7和凹模8之间。102启动设备启动所述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103利用设备中的参数确定系统调整参数,即根据产品缝隙宽度3调整凸模7上下运动的行程所述设备中冲头端部10为斜面结构,所述凸模7向下运动的距离与微缝吸声板1的缝隙宽度3成正比关系,根据不同的噪声频谱,需要不同的开缝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缝隙宽度3,该数值需要依靠调整精密冲压系统中凸模7的上下行程来确定,凸模中冲头端部10的一个面是斜面,通过控制冲床转臂下沉来控制冲头9进入吸声板金属基板的深度,以达到所要求的缝隙宽度3,所述冲头9下沉量大,即冲头9进入基板深则缝隙2较宽,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缝吸声板生产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动力系统、精密冲压系统和参数确定系统及参数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冲压系统中冲床转臂控制冲压模具的凸模上下运动,所述凸模上设置有多个冲头,所述冲头端部为斜面结构;所述精密冲压系统采用手动或自动步进形式;所述参数检测仪器包括光源、镜头和反射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惠德,吴铭权,李英,黄自生,崔博,佘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助听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