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531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控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该方法根据数据接收状况调整TCP超时时间间隔,避免时延过长或系统开销过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指一种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TCP)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TCP提供可靠传输的方法之一就是确认从另一端收到的数据,但是数据本身的接收和数据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都有可能丢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一个定时器来对数据接收确认信息的接收进行控制。例如通过定时器设定一定的定时时间,当定时时间到期时还没有接收到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认为接收方没有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发送方将重传数据。上述数据传输时的超时重传,关键在于超时和重传的策略,即怎样决定超时时间间隔和如何确定重传的频率。超时时间间隔和重传频率确定不合理时,将导致超时重传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超时时间间隔太长,将导致重传时间长,数据传输效率和时延降低;重传频率过大,将导致带宽资源的过多开销,浪费系统资源。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比较合理的方案能够使的超时时间间隔和重传频率比较合理,不能在重传延时和系统资源开销等各方面取得获得较佳的重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不能合理确定重传的时间间隔和重传频率,导致重传延时过长或系统资源开销过多的问题。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包括:监控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一种数据重传控制装置,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统计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重传控制单元,用于监控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间隔计算单元,用于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数据重传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该方式针对当前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是否发生超时重传,针对发生和未发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超时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状态调整超时时间间隔,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状态监控不同的超时时间间隔,避免了超时时间间隔太长导致的重传时间长,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降低了传输时延;同时也避免了重传频率过大导致的带宽资源的过多开销,节约了系统资源。该方法能够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在传输超时后能够快速收敛的效果O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数据重传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数据重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现数据重传控制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得到的时间间隔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方法计算得到的时间间隔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根据是否发生数据超时重传,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超时时间间隔(Retransmission Timeout, RT0),其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ll:监控数据发送超时重传以及统计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终端发送数据后,会监控接收方返回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当在设定的超时时间间隔内接收到数据接收确认信息时,认为接收方接收到了发送的数据,同时会记录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若在设定的超时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会启动数据发送超时重传。步骤S12: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若否,执行步骤S13 ;若是,执行步骤S15。步骤S13: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具体包括:根据设定的平滑因子,将统计的到的往返时延值集合划分为上半子集和下半子集;选取上半子集中最小的往返时延值和下半子集中最大的值往返时延值作为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其中下半子集包含的所有往返时延值均小于上半子集包含的往返时延值,其中平滑因子的选取使得上半子集中包含的往返时延值数量小于下半子集中的往返时延值数量。当未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时,采用平滑公式计算RTO值,平滑公式包括一个平滑因子,也成常量系数。计算可以采用移位操作。将统计到的RTT值(通常是毫秒级的)集合A排序后分为两个子集,例如将集合A分为上半子集U和下半子集B,其中下半子集B中所有元素均小于上半子集U中的元素。例如集合A中的元素数量,即RTT值的数量为k,上半子集U中的元素数量为m和下半子集B中的元素数量为η。则上半子集U中的元素数量为m和下半子集B中的元素数量为η分别为:m= a k,η = (1- α ) k ;其中α为平滑因子,优选的,α < 1/2。当α = 1/8时,可以米用右移二位的算法,即m >>= 3 (二进制算法的右移二位,表示除以8)。在实际运用计算中,可能并非如上述公式一样理想地分离成两个子集B和U,当不能满足整数分离式,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处理,即将不能确认分到哪个子集中的元素尽量分在下半子集U中,此时,一般要保证平滑因子α > 1/k,在向上半子集U和下半子集B中分配元素时,满足下列条件:m< ak且m+l< a k。从而在不满足整除的情况下,将最新的RTT值放在下半子集B中。步骤S14: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即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具体是计算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的均值作为TCP超时时间间隔。假设集合B中元素的上限为B0,集合U中元素的下限为UO,则RTO的计算公式如下:RT0 = (B0+U0)/2,即RTO = (B0+U0) >> I ( 二进制算法的右移一位,表示除以2)。当集合A中的RTT值数量增加时,下半子集B和上半子集U中的RTT值数量也在增加,从而计算得到的RTO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根据RTT值实时调整RTO值。步骤S15: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重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是否发生数据发送超时重传; 当未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根据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 当发生数据超时重传后,根据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对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往返时延值中选取两个往返时延值,具体包括: 根据设定的平滑因子,将统计的到的往返时延值集合划分为上半子集和下半子集;其中下半子集包含的所有往返时延值均小于上半子集包含的往返时延值,所述平滑因子的选取使得上半子集中包含的往返时延值数量小于下半子集中的往返时延值数量; 选取上半子集中最小的往返时延值和下半子集中最大的值往返时延值作为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传输控制协议TCP超时时间间隔,具体包括: 计算选取的两个往返时延值的均值作为TCP超时时间间隔。4.按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的过程,具体包括: 计算统计到的数据发送的最新往返时延值与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的差值; 用发生数据超时重传时使用的TCP超时时间间隔加上所述差值的设定倍数,得到调整后的TCP超时时间间隔。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倍数的取值范围I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