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继协作的广播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中继的预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529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继协作的广播信道中联合预编码方法,包括信源的预编码、中继处理以及信宿的接收方法。首先,信源初始化信源预编码矩阵和中继处理矩阵,然后信源根据前面两个初始矩阵建立各个信宿的接收矩阵;然后,假定中继矩阵和信宿群的接收矩阵不变,优化信源预编码矩阵;接着,假定已优化的信源预编码矩阵和各个信宿接收矩阵不变,优化中继处理矩阵;同理,假定已优化的信源和中继矩阵不变,优化各个信宿的接收矩阵;迭代上述过程直至收敛。最后信源把中继处理矩阵传输给中继并把信源的预编码矩阵和中继处理矩阵广播给信宿群。本方法创新地利用了信源到信宿群的直接链路以及信源-中继-信宿群之间的中继链路以提高系统的总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中继协作传输的下行广播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与中继节点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输速率、传输可靠性、资源利用率以及通信安全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van der Meulen等人于1971年提出了三终端中继协作通信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允许中继节点对来自信源端的信息经过简单放大或者是压缩编码或者是解码再编码后再虚传给信宿,目的是帮助信源传输信息给信宿。但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协作中继系统的研究逐渐减少,直到本世纪初才再次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中继协作通信,可以对抗多径衰落,是提高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继网络中,信源向信宿发送消息,中继节点也同时接收到这个消息,并将其转发给信宿(或者是经过一定处理之后再进行转发)。最后信宿再利用收到的所有消息,进行解码。在这样的传输模型下,中继节点对信源-信宿之间的通信起到了一定的协助作用,等同于在不需要配置多天线的条件下,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分集,提高了通信质量。但是单信源单中继单信宿的协作通信方式与现在的蜂窝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不太相符。单个多天线信源(基站)和单个多天线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中继协作的广播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中继的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信源BS根据已获得的信源自身到信宿群MU1,MU2,…,MUK之间的信道信息、信源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信息Hrb、中继节点与信宿群之间的信道信息H1r,H2r,…,HKr、信源的发射功率Ps、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Pr、信源的天线个数Ms、中继节点的天线个数Mr、信宿个数K、各个信宿的天线个数Nk个数、以及归一化后的噪声的估计方差1,初始化信源端的初始线性预编码矩阵中继节点初始处理矩阵F=ρI,并根据初始线性预编码矩阵P和中继节点初始处理矩阵F推算出的各个信宿接收矩阵A1,A2,…,AK,其中:I为单位矩阵;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继协作的广播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中继的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信源BS根据已获得的信源自身到信宿群MU1, MU2,…,MUk之间的信道信息、信源与中继节点之间信道信息H,b、中继节点与信宿群之间的信道信息H1,, H2r,…,、信源的发射功率?3、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Pm信源的天线个数Ms、中继节点的天线个数凡、信宿个数K、各个信宿的天线个数Nk个数、以及归一化后的噪声的估计方差1,初始化信源端的初始线性预编码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继协作的广播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斌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