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显示系统及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225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及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影像显示系统包括一触控感测装置。触控感测装置包括:一透明衬底、一感测电极图案层以及一无机介电材料层。透明衬底具有一感测区及邻接感测区的一非感测区。感测电极图案层位于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无机介电材料层具有位于非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的一第一部以及位于感测区且局部覆盖感测电极图案层的一第二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揭示一种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触控感测装置的遮光/装饰膜,具体地讲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触控感测装置通常整合于一平面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 LCD)、主动式阵列有机发光显不器(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splay, AMOLED)等等中,以形成触控面板显示器。触控面板显示器通常装配于电子装置中,例如手提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电子书(electronic books)、投影机、及手机等。触控面板显示器能够通过手指、触控笔(stylus)、尖笔等执行输入的功能而渐渐受到瞩目与普及。一般而言,触控感测装置通常在感测区的周围(即,非感测区或扇出(fan out)区)设置遮蔽层(例如,黑色矩阵(black matrix, BM)层)以提供遮光及装饰之用。目前,业界是采用传统黑色或白色光阻作为上述遮蔽层的材料。再者,遮蔽层通常以湿式工艺(例如,网板印刷(screen printing)或旋转涂布(spin coating))来制作,使遮蔽层具有足够的厚度(例如,大于I微米(Pm))而能够提供良好的遮光效果。然而,厚遮蔽层会在扇出区与感测区之间形成段差(step height),使后续沉积用于制作感测电极的透明导电层之后,在扇出区与感测区之间出现彩虹纹(mura)现象而影响显示品质。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遮光/装饰膜结构,其能够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包括:一触控感测装置,包括:一透明衬底,具有一感测区及邻接感测区的一非感测区;一感测电极图案层,位于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以及一无机介电材料层,具有位于非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的一第一部以及位于感测区且局部覆盖感测电极图案层的一第二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透明衬底,其具有一感测区及邻接感测区的一非感测区;形成一感测电极图案层于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以及形成一无机介电材料层,其具有位于非感测区的透明衬底上的一第一部以及位于感测区且局部覆盖感测电极图案层的一第二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感测电极是在形成遮光/装饰膜之前制作,因此不会在感测区与非感测区之间形成段差。也就是说,可避免彩虹纹现象,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再者,通过改变遮光/装饰膜中无机介电材料层的厚度,可使遮光/装饰膜呈现所需的颜色。另外,遮光/装饰膜可通过反射层来呈现金属光泽或加强反射能力。相较于现有由光阻材料所构成的遮光/装饰膜来说,可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颜色选择。另外,由于装饰膜中的无机介电材料层、反射层及保护层可与位于触控感测装置的感测区的部件同时制作而成,因此遮光/装饰膜的制作可轻易地整合至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进而简化工艺。附图说明图1A、图1B、图1C至图1D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中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出图1D中触控感测装置的感测区的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3A、图3B至图3C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中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图4A、图4B、图4C至图4D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另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中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剖面示意图;及图5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方块示意图。附图编号:10 感测区;20 非感测区;100 透明衬底;102 感测电极图案层;102a 第二感测电极群组;102b 电连接部;102c 第一感测电极群组;104 无机介电材料层;104a 第一部;104b 第二部;105a 非导电反射层;105b 金属层;105c、106b、IlOb 导线层;106a 反射层;107 第一金属层;108 隔离层;I IOa 第二金属层;120 保护层;200 触控感测装置;300 触控面板显示器;400 输入单元;500 电子装置;X 第一轴向;及Y 第二轴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然而,可轻易了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制作及使用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请参照图1D及图2,其中图1D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显示系统中触控感测装置200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绘示出图1D中触控感测装置200的感测区的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装置200包括:一透明衬底100、一感测电极图案层102、一无机介电层104、一反射层106a、一导线层106b以及一保护层120。在一实施例中,透明衬底100由玻璃所构成,用以作为感测玻璃及上盖玻璃。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衬底100也可由石英或其他弹性或非弹性高分子透明材料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衬底100具有一感测区10及一非感测区20。通常感测区10位于透明衬底100的中心区,而非感测区20邻接于感测区10。在本实施例中,非感测区20位于透明衬底100的周围区并围绕感测区10。感测电极图案层102位于感测区10的透明衬底100上。感测电极图案层102可由透明导电图案层(例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oxide, IZO)层)所构成,且通常包括排列成阵列的二个感测电极群组。在一实施例中,感测电极图案层102包括一第一感测电极群组及与其空间上绝缘(spatially insulated)且交错设置的一第二感测电极群组。此处为了简化附图,仅绘示出一对第一感测电极102c及与其交错设置的一对第二感测电极102a,如图2所示。第一感测电极群组中每一第一感测电极102c经由一电连接部102b而在一第一轴向X上彼此电连接。无机介电材料层104,位于透明衬底100上,且对应于感测区10及非感测区20。举例来说,无机介电材料层104具有位于非感测区20的透明衬底100上的一第一部104a,用以作为遮光/装饰膜的一第一部分。再者,无机介电材料层104具有位于感测区10且局部覆盖感测电极图案层102的一第二部104b。举例来说,无机介电材料层104的第二部104b在一第二轴向Y上覆盖感测电极图案层102的电连接部102b,如图2所示。无机介电材料层的厚度可小于0.3微米(μ m)。再者,在一实施例中,无机介电材料层104可为一单层且可包括一氧化硅层、一氮化硅层或其他透明的无机高分子层)。另夕卜,无机介电材料层104也可为多层结构(例如,堆叠的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或其他透明的无机高分子层或其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可改变无机介电材料层104的第一部104a (即,遮光/装饰膜)的厚度,使其因光线干涉原理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射层106a设置于非感测区20的透明衬底100上方,以覆盖无机介电材料层104的第一部104a,且作为装饰膜的一第二部分。再者,反射层106a可进一步延伸至感测电极图案层102,以作为电连接感测电极图案层102的走线及接垫。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层106a可为一单层金属层(例如,铝、铬、锡、锆、或其合金或其组合)或为多层结构(例如,堆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显示系统包括:一触控感测装置,包括:一透明衬底,具有一感测区及邻接所述感测区的一非感测区;一感测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以及一无机介电材料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的一第一部以及位于所述感测区且局部覆盖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的一第二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显示系统包括: 一触控感测装置,包括: 一透明衬底,具有一感测区及邻接所述感测区的一非感测区; 一感测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以及一无机介电材料层,具有位于所述非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的一第一部以及位于所述感测区且局部覆盖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的一第二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包括: 一第一感测电极群组及与其空间上绝缘且交错设置的一第二感测电极群组;以及 一电连接部,在一第一轴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一感测电极群组; 其中所述无机介电材料层的所述第二部在一第二轴向上覆盖所述电连接部。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装置更包括: 一导线层,设置于所述无机介电材料层的所述第二部上,且在所述第二轴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二感测电极群组;以及 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非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方,且覆盖所述无机介电材料层的所述第一部。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延伸至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且与所述导线层由同一材料层所构成。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一非导电反射层。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导电反射层的材料是选自油墨、光阻与不连续相金属层其中之一。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装置更包括: 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非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方,以覆盖所述反射层。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延伸至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且与所述导线层由同一材料层所构成。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装置更包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金属层、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及所述导线层。10.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装置更包括: 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非感测区的所述透明衬底上方,以覆盖所述无机介电材料层的所述第一部; 一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且延伸至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 一隔离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使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电性隔离;以及 一导线层,设置于所述无机介电材料层的所述第二部上,且在一第二轴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二感测电极群组,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导线层由同一材料层所构成。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装置更包括一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感测电极图案层及所述导线层。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触控面板显示器,其中所述触控面板显示器包括所述触控感测装置。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具有所述触控面板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思维刘又菁何婉钰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