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和移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195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及移位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相连的GPS模块、锚机及变频器,所述锚机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设置于船舶的不同位置,锚机分别通过缆绳与独立的锚点连接;所述方法包括GPS定位、在施工图纸上加载大地坐标系、船舶移位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GPS模块的实时定位信息与施工图纸上的目标位置信息有机结合,确保了船舶位移符合施工要求,自适应算法可以及时对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行修正,实现了移船过程的自动化,使船舶及时在受风、浪等荷载作用和潮位涨落的影响下也能自动调整船舶的运动,应用该系统的船舶的移船过程自动完成,在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移船的速度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的船舶定位移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ー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及移位方法。
技术介绍
诸如海上堤坝、人工岛、跨海桥梁、海底管道等海洋工程,都要求施工船舶定位误差小于0.5米,为了达到精确定位移船,施工船舶大都通过锚机收放缆绳实现移位,不需要船舶动カ系统,所以目前的海上施工船舶也多为非自航船舶。不过现有的非自航船舶定位移船控制大多依赖简单的人工控制装置,控制过程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同时由于海上施工船舶受风浪等作用カ影响相当显著,实际操作中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根据不同エ况综合协调控制各锚机缆绳的收放,最終实现船舶的定位移动,不过目前这种人工移船定位操作方式落后、人力需求大,并且施工速度和精度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船舶智能移位方法,使用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移船过程的自动化,并大大提高移船作业的速度和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第一方面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计算机上安装船舶智能移位系统,通过向变频器发送通讯指令,控制各锚机协同工作,实现移船过程的自动化。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相连的GPS模块,还包括固定于船舶上的锚机及用于控制锚机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锚机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设置于船舶甲板的不同位置,每个锚机分别通过缆绳与独立的锚点连接,控制单元包括中心处理模块和与中心处理模块连接的施工图纸加载模块,其中:?中心处理模块用于根据GPS模块的定位信息生成船舶运动路径并指令变频器控制锚机动作;?施工图纸加载模块用于读取施工图纸并在施工图纸中加载大地坐标系;?GPS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并反馈给控制单元;?锚机用于通过收放缆绳改变船舶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相连的GPS模块,还包括固定于船舶上的锚机及用于控制锚机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锚机的数量至少为2,分别设置于船舶甲板的不同位置,每个锚机分别通过缆绳与独立的锚点连接,控制单元包括中心处理模块和与中心处理模块连接的施工图纸加载模块,其中: 中心处理模块用于根据GPS模块的定位信息生成船舶运动路径并指令变频器控制锚机动作; 施工图纸加载模块用于读取施工图纸并在施工图纸中加载大地坐标系; GPS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并反馈给控制単元; 锚机用于通过收放缆绳改变船舶的位置。2.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机的数量为4。3.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模块包括两台形成差分式定位系统的GPS定位仪。4.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非自航船舶智能移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良张功新刘嘉张波云朱幸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州四航岩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四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