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切换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迈进,显示技术已从2D平面影像发展至3D立体影像。目前大多数的液晶显示装置上均加入3D立体影像的显示功能来提供立体空间的视觉感受,其中被动式立体显示技术搭配偏光式眼镜(shutter glasses)使用空间分割或时间分割来分隔左右眼影像。然而在目前的被动式立体显示技术中空间分割方式会造成解析度减半、亮度降低与垂直视角不足等问题。因此有部分设计是利用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Birefringence,ECB)技术或者光学补偿双折射(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0CB)技术的液晶切换单元用以改善所述的解析度减半、亮度降低与垂直视角不足的问题即所谓时间分割方式。公知的液晶切换单元用以产生垂直于该液晶切换单元的电场来改变液晶的倾斜角度,因此仍需要在其一侧粘贴位相差膜(retardation film)来补偿光学延迟量。此外,还需要在液晶切换单元的另一侧粘贴补偿膜(compensation film)来改善视角问题。一般来说,所述的位相差膜与补偿膜会提高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较低的硬件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和切换单兀。其中,第一偏光板具有一偏光轴,并且与第二偏光板配置于显不单兀的相对两侧。另外,切换单元则是与显示单元分别配置于第一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显示单元;一第一偏光板,具有一偏光轴;一第二偏光板,与该第一偏光板分别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相对两侧;以及一切换单元,与该显示单元分别配置于该第一偏光板的相对两侧,并包含:一第一基板,其内侧具有沿一第一方向配置的一第一导电层,且该第一导电层耦接一第一电压源;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平行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的内侧具有沿一第二方向配置的一第二导电层,且该第二导电层耦接一第二电压源,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具有一夹角;以及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包含多数个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慢轴,其中在未施加电压至该些导电层时,该些液晶分子沿一初始方向排列,在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电压至该第一导电层,使该些液晶分子的慢轴具有一第一期间慢轴方向且与该第一偏光板的该偏光轴具有一第一夹角;在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电压至该第二导电层,使该些液晶分子的慢轴具有一第二期间慢轴方向且与该第一偏光板的该偏光轴具有一第二夹角,其中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不等于0或90度,且该第一期间与该第二期间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11 TW 1011375461.一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单元; 一第一偏光板,具有一偏光轴; 一第二偏光板,与该第一偏光板分别配置于该显不单兀的相对两侧;以及 一切换单元,与该显示单元分别配置于该第一偏光板的相对两侧,并包含: 一第一基板,其内侧具有沿一第一方向配置的一第一导电层,且该第一导电层耦接一第一电压源;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平行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的内侧具有沿一第二方向配置的一第二导电层,且该第二导电层I禹接一第二电压源,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具有一夹角;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包含多数个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慢轴,其中在未施加电压至该些导电层时,该些液晶分子沿一初始方向排列,在一第一期间,提供一第一电压至该第一导电层,使该些液晶分子的慢轴具有一第一期间慢轴方向且与该第一偏光板的该偏光轴具有一第一夹角;在一第二期间提供一第二电压至该第二导电层,使该些液晶分子的慢轴具有一第二期间慢轴方向且与该第一偏光板的该偏光轴具有一第二夹角,其中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不等于O或90度,且该第一期间与该第二期间不相同。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分别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电极,且该第一导电层的该第一方向不同于该第二导电层的该 第二方向。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期间慢轴方向和该第二期间慢轴方向为垂直。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偏光式眼镜,具有一左眼镜片和一右眼镜片。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左眼镜片和该右眼镜片分别包含一圆偏光片,且该左眼镜片和该右眼镜片的圆偏光片分别具有一左偏光轴与一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致劦,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