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冕观测领域,应用于实验室中对日冕观测的日冕仪实验过程中,具体涉及可区分光球层和日冕层的太阳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日冕观测的成像仪器研制领域中,仪器在应用到实际观测之前需要进行实验室的模拟仿真实验,太阳模拟装置成为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它不仅要体现出太阳的强光及相似的宽光谱特性,还要体现出光球层和日冕层的辐射能差距及独立发光的特性。现有技术中虽有性能优良的太阳模拟仪器,但是有造价昂贵,体积大,所需实验场地大等诸多的缺点。所以设计出满足以上对模拟太阳的要求,又适用于在实验室观测的太阳模拟装置,就成为了制约日冕精准有效观测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模拟仪器造价昂贵、体积大、所需实验场地大等诸多的缺点,制约了日冕观测实验的实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真度高、便携性好、成本低廉且便于搭建的太阳模拟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可区分光球层和日冕层的太阳模拟装置,该装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照明系统、光球层成像系统、准直系统,照明系统和光球层成像系统置于遮光系统的内部,准直系统与遮光系统的开口紧密封接;光球层成像系统从 ...
【技术保护点】
可区分光球层和日冕层的太阳模拟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照明系统(1)、光球层成像系统(2)、准直系统(3),照明系统(1)和光球层成像系统(2)置于遮光系统(4)的内部,准直系统(3)与遮光系统(4)的开口紧密封接;光球层成像系统(2)从左至右包括毛玻璃(2?1)、第一金属板(2?2)、第一透镜(2?3)、第二透镜(2?4)、衰减片(2?5)、第二金属板(2?6),且同轴放置;照明系统(1)发出的光经过毛玻璃(2?1)被匀化,匀化光入射到第一金属板(2?2),匀化光经过第一金属板(2?2)后入射到第一透镜(2?3),匀化光经过第一透镜(2?3)后形成平行光,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区分光球层和日冕层的太阳模拟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照明系统(I)、光球层成像系统(2 )、准直系统(3 ),照明系统(I)和光球层成像系统(2 )置于遮光系统(4)的内部,准直系统(3)与遮光系统(4)的开口紧密封接; 光球层成像系统(2)从左至右包括毛玻璃(2-1)、第一金属板(2-2)、第一透镜(2-3)、第二透镜(2-4 )、衰减片(2-5 )、第二金属板(2-6 ),且同轴放置; 照明系统(I)发出的光经过毛玻璃(2-1)被匀化,匀化光入射到第一金属板(2-2),匀化光经过第一金属板(2-2 )后入射到第一透镜(2-3 ),匀化光经过第一透镜(2-3 )后形成平行光,平行光入射到第二透镜(2-4 )后被会聚到衰减片(2-5 )上,光透过衰减片(2-5 )及第二金属板(2-6)的开口后进入准直系统(3),从准直系统(3)输出模拟太阳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区分光球层和日冕层的太阳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玻璃(2-1)置于第一金属板(2-2)的开口处,毛玻璃(2-1)和第一金属板(2-2)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哲,张红鑫,卢振武,卜和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