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它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恒流装置和测量装置及排水管,所述恒流装置中的恒流器壳体的顶部密封,底部设置通孔,中空管状的溢流管与通孔密封连接,并延伸至恒流器壳体的内部,溢流管底部与排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它能使流经传感器的液流流速恒定,不随管线压力发生变化,保障在线检测的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流体中成分的变化,并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析液体样品的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液体实时在线检测系统中的样品分析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在线成分分析技术是近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一般人们关注于非电量/电量转换、化学试剂、传感器技术和数学模型等技术难题,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现有的在线分析测量装置通常能够获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但是将实验室中的测量装置应用在工业现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仪器所使用的传感器易受到被测流体流速的影响。由于应用现场的管线压力是随机变化的,造成流过传感器的流速不断变化,而流速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着测量数值的准确性,而且这种误差不易进行计算补偿。 对于连续在线测量装置,稳定流速的措施为利用针阀进行手动调节或利用减压阀自动调节。但是现场条件下手动调节针阀无法跟进随机的压力变化,易造成测量数据的波动。因此目前多使用减压阀稳定测量一侧的压力变化,但是测量装置易受到水源中杂质的沉积以及腐蚀、锈蚀的影响,使减压阀很容易失效,并且减压阀只能应用于平滑液流的变化,不可能在很宽的压力变化范围内保障出水恒定流速,尤其是压力较低时根本无法打开减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液体恒定流速的在线成分分析装置,该装置使流经传感器的液流流速恒定,不随管线压力发生变化,从而保障测量数据客观、准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它包括相互串接的恒流装置、测量装置及排水管;所述恒流装置包括恒流器壳体和溢流管,其中,恒流器壳体的顶部密封,底部设置通孔;溢流管设置在恒流器壳体内,其形状为中空管状,溢流管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其底部与排水管连通。上述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由第一液流测量槽和第二液流测量槽组成,两个液流测量槽之间通过塑管IV连接,液流测量槽内安装由连接头固定的测量传感器,液流测量槽底部连通至排水管。上述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所述测量传感器探头的部位设置汇流槽,汇流槽设置在第一液流测量槽内,其形状为漏斗状,测量传感器探头被漏斗包围。上述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所述第二液流测量槽内设有浮子,顶部由堵头密封;所述浮子为陀螺状中空结构。上述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所述恒流器壳体的顶部由恒流器顶盖密封,恒流器壳体的侧壁上缘设置脱气管,脱气管一端通至溢流管内,另一端连通至测量装置的顶部。上述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它还设有一个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由过滤器壳体、过滤筒和滤芯构成;其中,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与恒流装置连接;所述过滤器壳体内设置由过滤筒固定的滤芯;过滤器壳体的顶端由过滤器顶盖密封,底部连通至排水管。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溶液测量中溶液流速、压力、杂质、气泡对溶液电化学测量准确性和精度的不利影响。使在线分析装置实现了对流体恒速、恒压的控制,保证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经旁路采样,溶液首先通过过滤器将大部分杂质滤除,然后流入恒流装置内的缓冲室减压,恒流装置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保持一致,采样溶液在此得到缓冲,降低来样压力或积累一定势能,如果液体流速过快、流量过大,缓冲室内液面超过溢流管顶端的溢流口后会流入排水管而导出系统,这样始终保持缓冲室中的液位不变。又因为溢流管的口径远大于进样的塑管,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计算得出进样塑管与溢流管内径之比在1:3 5的范围内为最佳,从而保证了多余的液体经由排水管顺利的排出装置之外,最终实现恒流的目的。由于缓冲室与测量装置之间的液位差,液体靠自身重力从出水口流入下一级测量装置,在流入测量装置的塑管口径和管路长度确定的条件下,恒流装置中恒定的液位就决定了传感器中流体的流速恒定,实现从恒流装置的出水口流出的溶液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压力和流速范围内,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稳定。在极端测试中当管道中流速和压力发生瞬时变化时浮子只是轻微变动,可以证明恒流装置起到很好的隔离保护作用。全部装置自动调节,不需要人为调节,可以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提高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示意图 图3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4是恒流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5是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过滤装置,1-1、过滤器壳体,1-2、滤芯,1-3、过滤筒,1-4、过滤器顶盖,1-5、过滤止水阀,1-6、塑管I,2、恒流装置,2-1、塑管IIL2-2、脱气管,2-3、溢流管,2-4、恒流器顶盖,2-5、管接件,2-7、恒流器壳体,3、测量装置,3-1、堵头,3-2、塑管IV,3-3、浮子,3-4、第二液流测量槽,3-5、测量传感器,3-6、连接头,3-7、止水阀、3-8、汇流槽,3-9、脱气管,3-10、第一液流测量槽,4、塑管II,5、排水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过滤装置1、恒流装置2、测量装置3,三部分装置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基板上。过滤装置I安装在采样旁路的最前端,恒流装置2安装在过滤装置I的下一级,测量装置3安装于旁路的最后一级。三部分装置之间通过1/4〃白色塑管连通。取样时液体通过塑管I 1-6进入过滤装置1,滤出液由塑管II 4进入恒流装置2,过滤产生的废弃液通过排水管5排出。在恒流装置2内形成恒压、恒速的流体经塑管III 2-1流入测量装置3进行测量,产生的溢出液体沿溢流管2-3排入排水管5,恒流装置2与测量装置3之间通过脱气管连接,形成排气通路。从测量装置3流出的液体经塑管IV 3-2排入排水管5。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脱气管,形成测量装置的排气通路,这是因为液流在恒流器中突然减压,溶液中的气体分子会缓慢的聚集释放出来,而气体的成分与溶液成份大不相同,如果传感器敏感测量部分周围有气泡会影响的测量值的准确性,所以测量槽顶部设置脱气管将释放到测量槽内的气体引导至恒流器,而恒流器与大气相通就会将气体自然排出。如图3所示,过滤装置I包括过滤器壳体1-1、滤芯1-2、过滤筒1-3、过滤止水阀1-5、过滤器顶盖1-4、塑管I1-6,过滤器壳体1-1内部有过滤室,外部背面有两个固定孔,由管接件和“0”型圈固定在基板上。滤芯1-2安装于过滤器壳体1-1内部的过滤室内,依靠过滤筒1-3卡紧固定,过滤器壳体1-1的底部安装过滤止水阀1-5接通至排水管5,过滤器壳体1-1的顶部与过滤器顶盖1-4通过“0”型圈和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恒流装置3包括恒流器壳体2-7、溢流管2-3、恒流器顶盖2_4、管接件2-5、塑管III2-1、脱气管2-2、塑管固定件2-6,恒流器壳体2_7的顶部密封,底部设置通孔,正面两侧有两个固定孔依靠螺丝固定在基板上,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溢流管2-3的上端从恒流器壳体2-7底部的孔深入恒流器壳体内部,延伸至适当长度,连接处由粘合剂粘接,溢流管2-3的下端接入排水管5形成溢流通道。恒流器顶盖2-4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恒流器壳体2-7顶部。与过滤装置I连接的塑管II4和与测量装置3连接的塑管III 2-1分别通过管接件2-5安装于恒流器壳体2-7两侧的通孔内,形成流体的进出的通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脱气管2-2 —端通过塑管固定件2-6连接到恒流器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串接的恒流装置(2)、测量装置(3)及排水管(5);所述恒流装置(2)包括恒流器壳体(2?7)和溢流管(2?3),其中,恒流器壳体(2?7)的顶部密封,底部设置通孔;溢流管(2?3)设置在恒流器壳体(2?7)内,其形状为中空管状,溢流管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溢流管(2?3)底部与排水管(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串接的恒流装置(2)、测量装置(3)及排水管(5);所述恒流装置(2)包括恒流器壳体(2-7)和溢流管(2-3),其中,恒流器壳体(2-7 )的顶部密封,底部设置通孔;溢流管(2-3 )设置在恒流器壳体(2-7 )内,其形状为中空管状,溢流管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溢流管(2-3 )底部与排水管(5 )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3)由第一液流测量槽(3-10)和第二液流测量槽(3-4)组成,两个液流测量槽之间通过第四塑管(3-2)连接,液流测量槽内安装由连接头(3-6)固定的测量传感器(3-5),液流测量槽底部连通至排水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恒流速在线分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传感器(3-5)探头的部位设置汇流槽(3-8);所述汇流槽设置在第一液流测量槽内,其形状为漏斗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拴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瑞达仪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