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68002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即一种适用于大型设备,且维修方便的分配方案。其技术要点如下:在总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分水管,总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分水管,进水分水管和出水分水管上分别自带分路阀门,水嘴不再安装在总水管上而安装在分水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流分配方案,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流分配管。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种设备,比如微波加热设备上,工作时需要采用冷却水对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这就涉及到如何让冷却水均匀流经各个冷却单元同时不消耗过多的冷却水。以往的设计,举例来说,是采用一根进水管,一根出水管(如图1),每根水管上依次排列多个水口(以下简称水嘴)。水流路线:冷却水首先进入进水管,经水嘴流经各发热元件,再经水嘴进入出水管。这样的方案当设备大,进/出水管均比较长时(比如20 30米),到末端的水流就非常微弱,甚至出现无水,这样势必造成元件冷却不良、甚至过热烧毁。这种情况下即使加大水量也无济于事,只能造成靠近进水口位置的水路水流激增,徒然加大水耗。此外,另一缺点是,当某个元件需要维修时,需要将总水阀关闭,放净管路内所有积水,拆开水管才能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型设备,同时方便维修的水流分配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包括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安装有分路阀门。其中,所述分水管包括进水分水管和出水分水管;所述进水分水管连接于总进水管与水嘴之间;所述出水分水管安装于总出水管与水嘴之间。有益效果:这一方案可满足几乎任意长度设备。经实践证实,即便在较小的进水压力下(eg.0.6 lkg/cm2),水流也能均匀流经各个发热单元,冷却效果良好,且水量经济。另一优点是,某个元件需要维修时,不需要将总水阀关闭,只要关闭分路阀门,放净管内少量积水,即可拆开水管维修,省时且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传统的水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级水流分配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级水流分配方案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级水流分配方案的水流路线图;其中,I总进水管、2总出水管、3发热元件、4总水管、5分水管、6水嘴、7分路阀门、8进水分水管、9出水分水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传统的水路中,主要包括I总进水管,2总出水管,3发热元件,这种水路方案在设备大,进/出水路均比较长时不适用,并且维修不方便。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在4总水管上设有5分水管,5分水管上自带分路阀门7,6水嘴不再安装在4总水管上而安装在5分水管上。如图4所示的水流路线,冷却水首先进入总进水管1,之后进入各进水分水管8,然后经水嘴6流经发热元件3,再经水嘴流入各出水分水管9,最后流入总出水管2。这一方案可满足几乎任意长度设备。经实践证实,即便在较小的进水压力下(eg.0.6 lkg/cm2),水流也能均匀流经各个发热单元,冷却效果良好,且水量经济。另一优点是,某个元件需要维修时,不需要将总水阀关闭,只要关闭分路阀门,放净管内少量积水,即可拆开水管维修,省时且省力。需要指出的是,分水管可以是一级、也可以是二级或更多。总进水管与总出水管可制成模块形式,每一单元可相互拼装,这样对于大型设备,可实现简单、快速、灵活的组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包括两个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安装有分路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包括两个总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上安装有分路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水流分配方案,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大卫王波颜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远跃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