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84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该齿轮包括定齿轮1、动齿轮2、外楔形夹紧装置3、内楔形夹紧装置4、螺栓6和螺母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齿轮一分为二,正转时,使定齿轮1与待传动齿轮间的无间隙啮合;反转时,通过调整可自由旋转角度的动齿轮2,控制其与定齿轮1的夹角,使其在反转时与待传动齿轮无间隙啮合,并利用两个楔形夹紧装置3、4,使定齿轮1与动齿轮2夹紧在一起,固定二者之间的位置,利用定齿轮1外壁及动齿轮2的内壁间提供的摩擦力矩,使齿轮在正、反转过程中均无齿侧间隙,该齿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附加零件少,降低了传动过程中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了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齿轮,特别是用于要求双向传动的精确控制系统的齿轮。
技术介绍
文献“申请号为02284069.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自动补偿机构,该机构主要由盖板、滑销、弹簧及位于双齿轮上的两个滑槽构成;该类机构结构复杂,且其承载能力由拉簧的拉力决定,拉簧的拉力所产生的扭矩必须大于驱动系统的最大扭矩,这样,不论是空载还是满载,该对齿轮的轮齿啮合面的接触应力总是处于最大值状态,这样将影响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自动补偿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空载或负载的情况下均不影响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且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通过把齿轮从齿宽中间处一分为二,将两个半齿宽的齿轮通过夹紧装置,重新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两个半齿轮轮齿的交错角度,达到齿轮正、反转过程中均无齿侧间隙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包括定齿轮1、动齿轮2、外楔形夹紧装置3、内楔形夹紧装置4、螺栓6和螺母7 ;所述定齿轮通过键连接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定齿轮I 一侧带有一圈楔形定位凹槽8,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包括定齿轮(1)、动齿轮(2)、外楔形夹紧装置(3)、内楔形夹紧装置(4)、螺栓(6)和螺母(7);所述定齿轮通过键连接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定齿轮(1)一侧带有一圈楔形定位凹槽(8),且在其同侧带有凸台通透体;动齿轮(2)一侧带有一圈楔形定位凸台(9),另一侧带有凸台通透体;所述定齿轮(1)和动齿轮(2)具有相同的齿轮参数;所述动齿轮(2)的楔形定位凸台(9)轴向长度大于定齿轮(1)的楔形定位凹槽(8)轴向长度;所述动齿轮(2)套装在定齿轮(1)上,使得齿轮(1)上的楔形定位凹槽(8)与与动齿轮(2)上的楔形定位凸台(9)配合,即将动齿轮(2)的楔形定位凸台(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齿侧间隙的双向传动齿轮包括定齿轮(I)、动齿轮(2)、外楔形夹紧装置(3)、内楔形夹紧装置(4)、螺栓(6)和螺母(7);所述定齿轮通过键连接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定齿轮(I)一侧带有一圈楔形定位凹槽(8),且在其同侧带有凸台通透体;动齿轮(2) —侧带有一圈楔形定位凸台(9),另一侧带有凸台通透体;所述定齿轮(I)和动齿轮(2)具有相同的齿轮参数;所述动齿轮(2)的楔形定位凸台(9)轴向长度大于定齿轮(I)的楔形定位凹槽(8)轴向长度;所述动齿轮(2)套装在定齿轮(I)上,使得齿轮(I)上的楔形定位凹槽(8)与与动齿轮(2)上的楔形定位凸台(9)配合,即将动齿轮(2)的楔形定位凸台(9)安装到定齿轮(I)的楔形定位凹槽(8)内,定齿轮(I)的凸台通透体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更张金梅吴立言常乐浩刘岚周建星马尚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