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机械设计
的涡轮增压系统,特别是ー种可以实现涡轮增压器串联工作的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危机,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成为内燃机发展的主要方向。涡轮增压不仅是强化内燃机的最有效手段,而且同时实现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的目的,已经成为现代内燃机技术ー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但是,受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流动特性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单涡单压系统,压气机只能在比较窄的高效率区工作,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如果发动机需要运行高压比エ况,单级涡轮增压系统也很难满足要求,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两级增压系统来实现。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25774.0,专利名称:大小涡轮增压器串并联可调高增压系统,该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多个控制阀的开关控制,可以实现两个增压器的串并联可调;但是此专利技术由于用到多个控制阀,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可以实现ー个增压器的单级工作和两个增压器的并联工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包括第一压气机进气管(1)、第一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第一涡轮(6)、第一涡轮排气管(7)和第一连接轴(8),第一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第一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一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第一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一压气机(2)与第一涡轮(6)通过第一连接轴(8)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包括第一压气机进气管(I)、第一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第一润轮(6)、第一润轮排气管(7)和第一连接轴(8),第一压气机(2)的进出气ロ分别与第一压气机进气管(I)的出气ロ、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ロ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ロ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ロ、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ロ相连接,第一涡轮(6)的进出气ロ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ロ、第一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ロ相连接,第一压气机(2)与第一涡轮(6)通过第一连接轴(8)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1)、第四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贯穿管(14)、第二贯穿管(15)、容积腔(16)、移动体(17)、弹簧(18)、第二压气机进气管(19)、第二压气机(20)、第二压气机排气管(21)、第二涡轮进气管(22)、第二涡轮(23)、第二涡轮排气管(24)和第二连接轴(25),第一压气机进气管(I)的进气ロ、第二连接管(10)的出气ロ、第一涡轮排气管(7)的出气ロ均与容积腔(16)的上壁面连通,第三连接管(11)的出气ロ、第二压气机排气管(21)的出气ロ、第四连接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