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892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除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房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房系统,包括:位于房间内的微环境室和位于所述房间外的除湿装置,及送风管和回风管,其中,所述房间设置有房间回风口和至少一个房间进风口,所述微环境室设置有微环境进风口和微环境回风口;新风和回风通过所述除湿装置除湿处理后,通过所述送风管进入所述房间和微环境室中,通过所述回风管回至除湿装置中。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微环境室内的生产设备与周围的湿空气及散湿体隔离开,使产品的生产操作在含湿量较低的空气中进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除湿
,特别涉及一种干房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催生了汽车电池产业的发展,汽车电池有多种,但目前世界上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注液工序要求在超低相对湿度房间(简称为干房)内进行,否则电解液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使电池的性能下降或失效,且该化学反应会生成氢气,氢气有爆炸性,危害生产的安全性,所以通常对注液间空气的露点温度要求低于_33°C,即空气的相对湿度小于1%,不同的电解液对露点温度的要求也稍有不同,有些电解液要求的露点温度甚至低于_60°C,即空气的相对湿度小于0.04%,绝对含湿量低于0.0066g/kg。传统的干房,采用金属壁板或其他围护结构构成房间,再用风管通过送、回风口将经除湿装置处理过的干空气输配到房间。由于金属壁板在拼接处有缝隙,送、回风口与金属壁板吊顶接合处有缝隙,房间的门也有缝隙,这些缝隙的存在,使周围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大量渗入房间,加上操作人员向房间散湿,房间的湿负荷会很大。对于有些操作要求的房间绝对含湿量低于0.0066g/g,即使除湿装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全部消除(实际是不可能的,目前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房间(1)内的微环境室(2)和位于所述房间(1)外的除湿装置(3),及送风管和回风管,其中,所述房间(1)设置有房间回风口(12)和至少一个房间进风口(11),所述微环境室(2)设置有微环境进风口(21)和微环境回风口(22);新风(5)和回风通过所述除湿装置(3)除湿处理后,通过所述送风管进入所述房间(1)和微环境室(2)中,通过所述回风管回至除湿装置(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房间(I)内的微环境室(2)和位于所述房间(I)外的除湿装置(3),及送风管和回风管,其中,所述房间(I)设置有房间回风口(12)和至少一个房间进风口(11),所述微环境室(2)设置有微环境进风口(21)和微环境回风口(22); 新风(5 )和回风通过所述除湿装置(3 )除湿处理后,通过所述送风管进入所述房间(I)和微环境室(2)中,通过所述回风管回至除湿装置(3)中。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境室的侧壁设置有操作门(27)、手套箱(28)或具有软帘(23)的操作口(24),以及至少一个检修门(25),所述微环境回风口为带过滤网的固定百叶(26)。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2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微环境室(2)相对的两个侧壁。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环境回风口为具有软帘(29)的步入式操作口(20)。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境室(2)还设置有步入式门(30),所述微环境回风口为带过滤网的固定百叶(26)。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3)包括一个除湿机组(31),所述除湿机组(31)将新风(5)和回风除湿,所述除湿机组(31)出风口通过送风管分别与房间(I)的房间进风口( 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学礼肖红梅闫冬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