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智能型气动巷道卧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873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智能型气动巷道卧底装置,包括行走部、工作部、回收部、气压气动系统和PLC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行走部由行走底座、驱动装置、自动夹紧装置、齿轮减速装置构成,所述行走底座是由两个水平横轴,水平本体构成,所述水平横轴两端上装有所述轴承和车轮,所述水平本体与轨道宽度相同,长度为两个枕木间的长度,前半部分为实体,后半部分镂空,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源、气动马达组成,由气动马达转动带动车轮在轨道上的行走,所述自动夹紧装置是由齿轮、直齿轮、气缸和夹紧机构组成,通过所述气缸的伸缩运动来带动所述齿轮的横向运动,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直齿轮的相互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气动系统和PLC系统控制,移动灵活,操作简便,自动破碎和回收且性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矿用巷道修整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巷道底面凸起引发轨道变形时来清理凸起煤矸石的矿用智能型气动巷道卧底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采矿业的井下巷道,由于受到岩层压力的影响,一般巷道两个月后就会产生严重变形,巷道的各个侧面会向巷道中央凸起,使巷道断面变小,影响矿井的正常运输和通风,尤其是巷道的地面凸起,引起轨道变形而不平,严重影响甚至阻止电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列车脱轨,造成事故。因此,变形较大的巷道需要定期卧底,即把巷道底板凸起的一层煤矸石破碎,然后回收清理,将巷道回落到指定位置。巷道维护是煤矿正常生产的基本任务之一。受地下空间限制,巷道一般高3米、宽4米左右,并且随着煤层挖掘深层次推进,巷道在遭遇压差、软岩、含水地段等特殊环境时极易发生地面起鼓等变形现象。地面起鼓高度可达I米甚至1.5米,煤矿运输、开采受到影响,不得不停产维修。每次维修至少需要20人,工人一般采用风镐等简陋工具,通常需要几天时间。维修时,摩擦产生的火花极易引爆矿内易燃气体,发生安全事故。目前,国内外现状,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卧底机械设备用于巷道轨道卧底,都是用人工刨,因巷道底板是岩石 ,硬度较大,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智能型气动巷道卧底装置,包括行走部、工作部、回收部、气压气动系统和PLC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由行走底座、驱动装置、自动夹紧装置、齿轮减速装置构成,所述行走底座是由两个水平横轴,水平本体构成,所述水平横轴两端上装有所述轴承和车轮,所述水平本体与轨道宽度相同,长度为两个枕木间的长度,前半部分为实体,后半部分镂空,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源、气动马达组成,由气动马达转动带动车轮在轨道上的行走,所述自动夹紧装置是由齿轮、直齿轮、气缸和夹紧机构组成,通过所述气缸的伸缩运动来带动所述齿轮的横向运动,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直齿轮的相互啮合;所述工作部包括工作风镐、主机械臂、副机械臂、旋转主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智能型气动巷道卧底装置,包括行走部、工作部、回收部、气压气动系统和PLC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由行走底座、驱动装置、自动夹紧装置、齿轮减速装置构成,所述行走底座是由两个水平横轴,水平本体构成,所述水平横轴两端上装有所述轴承和车轮,所述水平本体与轨道宽度相同,长度为两个枕木间的长度,前半部分为实体,后半部分镂空,所述驱动装置是由气源、气动马达组成,由气动马达转动带动车轮在轨道上的行走,所述自动夹紧装置是由齿轮、直齿轮、气缸和夹紧机构组成,通过所述气缸的伸缩运动来带动所述齿轮的横向运动,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直齿轮的相互啮合;所述工作部包括工作风镐、主机械臂、副机械臂、旋转主轴、调高气缸和摆动气缸,所述主机械臂和调高气缸一端分别固定在旋转主轴的上下悬耳上,所述副机械臂一端与调高气缸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主机械臂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回收部包括回收移动箱体、回收移动平台、自动抓斗、传送带装置和后备矿车,所述回收移动箱体,其宽度与水平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学云汪达坤王鹏彧朱思文姬彦文徐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