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18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是先利用顺酐对天然油脂进行改性后,再与小分子多元醇,二元羧酸或羧酸酯反应可获得高环戊烷可溶性的聚酯多元醇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将改性后的油脂能比较完全的引入到聚酯本体当中去,从而提高了整个产物的官能度,所使用的原料成本低廉、工艺操作简便,尤其是在生产低密度聚氨酯泡沫过程中,能提高所用的环戊烷在聚酯多元醇中的溶解度,使溶解度至少提高至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泡沫的生产领域,特别是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泡沫生产商使用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与其他成分生产聚氨酯泡沫。其他成分可能包括聚醚多元醇,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各种胺或金属催化剂和发泡剂。这种类型的混合,称为组合聚醚多元醇配方是用于制造聚氨酯泡沫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他重要组成部分,是异氰酸酯。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成分是发泡剂。没有发泡剂,它是不可能使低密度且具有很高的强度重量比的泡沫塑料。现在市场上合适的发泡剂是氢氟碳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气体。水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一个不稳定的氨基甲酸,分解形成胺和二氧化碳。胺立即反应形成一个额外的异氰酸酯取代脲。如采用过多的水作为发泡剂,脲会导致聚氨酯泡沫脆而易碎,从而恶化泡沫与基材粘合性能。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在聚氨酯泡沫中,比空气具有较高的渗透,从而可能导致·低密度聚氨酯泡沫收缩。再者,Imol的水反应2mol的异氰酸酯反应释放Imol 二氧化碳,现在市场上的异氰酸酯价格较高,因而它也不是一个非常经济发泡剂。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气体比氢氟碳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且因为它一般不溶于大多数常见的聚醚或聚酯,所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顺酐和天然油脂置于反应器中,然后加热到160~200℃,并且在160~200℃保温1~6小时后降温,得到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即为改性天然油脂,留后续反应使用;其中顺酐和天然油脂的摩尔比为1:1至1:3;2)将小分子多元醇、二元羧酸和二元羧酸酐及其酯、步骤1)中得到的改性天然油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升温到220~230℃保温检测酸值,当酸值降到5mgKOH/g以下后,降温到180~220℃,开始真空精馏,真空度控制在?0.065~?0.095mPa,直至精馏后的产物的酸值降到1.0mgKOH/g以下,水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首先将顺酐和天然油脂置于反应器中,然后加热到160 200°C,并且在160 200°C保温I 6小时后降温,得到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即为改性天然油脂,留后续反应使用;其中顺酐和天然油脂的摩尔比为1:1至1:3 ; 2)将小分子多元醇、二元羧酸和二元羧酸酐及其酯、步骤I)中得到的改性天然油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再加入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升温到220 230°C保温检测酸值,当酸值降到5mgKOH/g以下后,降温到180 220°C,开始真空精馏,真空度控制在-0.065 -0.095mPa,直至精馏后的产物的酸值降到1.0mgKOH/g以下,水份质量分数低于0.1%后降温出料,即得到所述聚酯多元醇,其中各组份的质量份数为: 小分子多兀醇:45 65% 二元羧酸和二元羧酸 酐:20 30% 酯:0 10% 改性天然油脂:10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先将顺酐和天然油脂逐步升温到160°C后在2小时内升温至180°C,然后在I小时内从180°C升温至200 C,最后在200 C保温4小时后降温出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油脂包括玉米油,大豆油,椰子油,棉籽油,亚麻子油,橄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自勉冯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南光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