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包括支座托盘、多个固定在支座托盘上的第一支座、安装在传输件上且带动支座托盘升降的伸缩结构、至少一个固定在传输件上的第二支座、能够均与光伏电池片吸合且分别安装在第一支座端部和第二支座端部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第一支座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吸嘴和支座托盘上且穿过支座托盘上的中心部位的支座孔,同时与第一吸嘴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吸嘴连接管及与第一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的第一抽气管;第二支座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吸嘴和传输件上且与第二吸嘴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吸嘴连接管及与第二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的第二抽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的印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的印刷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产品,而光伏组件主要依靠其中封装的光伏电池片进行发电。目前地面光伏系统多数是以硅为基底的光伏电池,可以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种类的光伏电池。其中光伏电池片主要利用硅片制造,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娃片的表面形成pn结,P结位于娃片的背面,η结位于娃片的正面,在P型娃与η型硅交界处形成Pn结,并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印刷上银浆,背面印刷上铝浆和银浆来收集电流,将电能收集起来并通过正背面印刷的主栅线与焊带焊接,利用焊带将光伏电池片的电能导出。其中整个光伏电池片的背面除主栅线外,其余部分全为铝浆。在传统的光伏电池片的印刷系统中,主要包括背面银铝浆印刷-烘干-背面铝浆印刷-烘干-正面银浆印刷-烧结-测试七个工序。其中在对光伏电池片的正面银浆印刷完成之后,进入烧结工序。将银浆印刷完成之后的光伏电池片放入烧结炉内,将光伏电池片的正面向上放置,背面接触铁丝网,烧结炉的内部有用于传输光伏电池片的铁丝网,伴随着铁丝网的运动,光伏电池片在整个烧结炉内运动,依次经过烧结炉内的不同热场,直到光伏电池片离开烧结炉,烧结工序完成。然而,在上述烧结工序中,由于铝浆内部的铝粉在高温的情况下逐渐融化成一体向光伏电池片的中心部位聚集,铝浆在光伏电池片的中心部位的致密性增高。在对光伏电池片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硅和铝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且铝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硅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烧结过程中,铝浆层与硅材料之间会相互扩散,铝浆层与硅片相互贴合。但是伴随着铝浆层向光伏电池片的中心部位收缩,光伏电池片上的四周会由于位于其中心部位的铝浆层的收缩而受力,从而使整个光伏电池片在烧结完成之后呈弓形。光伏电池片在经过烧结工序之后的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需要将弯曲变形的光伏电池片利用设备压平之后再进行焊接,由于光伏电池片平整度较低,在进行压平时,光伏电池片受力较大,导致光伏电池片在压平的过程中直接碎掉,使得光伏电池片无法正常使用,增大了产品的废品率,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片的平整度,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片的平整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的印刷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包括支座托盘、多个固定在所述支座托盘上的第一支座、安装在传输件上且带动所述支座托盘升降的伸缩结构、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传输件上的第二支座、能够均与所述光伏电池片吸合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端部和所述第二支座端部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所述第一支座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吸嘴和所述支座托盘上且穿过所述支座托盘上的中心部位的支座孔,同时与所述第一吸嘴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吸嘴连接管及与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的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二支座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吸嘴和所述传输件上且与所述第二吸嘴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吸嘴连接管及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的第二抽气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上的调节件,安装在所述支座托盘上的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弹性元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支座的个数为五个,且五个所述第二支座中的一个穿过所述支座托盘的中心,其余四个均位于以预设距离为半径,以所述支座托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优选地,四个位于同一圆上的所述第二支座均匀分布。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支座等间距地安装在所述支座托盘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吸嘴与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吸嘴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管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母,所述伸缩结构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或波纹管。—种印刷系统,包括传输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输件上的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所述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光伏电池片翻转至所述矫正装置上的翻转结构。优选地,还包括预存所述光伏电池片的翻转位置的中央处理器,对所述光伏电池片的当前位置进行拍照的照相机及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命令将所述光伏电池片由当前位置移动至翻转位置的传动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包括支座托盘、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伸缩结构、均能够与光伏电池片吸合的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第一支座包括第一吸嘴连接管和第一抽气管,第一吸嘴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吸嘴和支座托盘上且与第一吸嘴的腔体连通,第一抽气管的腔体与第一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第二支座包括第二吸嘴连接管和第二抽气管,第二吸嘴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吸嘴和传输件上且与第二吸嘴的腔体连通,第二吸嘴连接管穿过支座托盘上中心部位的支座孔,第二抽气管的腔体与第二吸嘴连接管的腔体连通。伸缩结构用于控制支座托盘的升降。在矫正时,光伏电池片的背面向上放置于矫正装置的上方,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均位于光伏电池片的细栅线之间。操作人员使用抽气装置,通过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抽取位于第一吸嘴连接管的腔体和第二吸嘴连接管的腔体中的气体,使得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均吸住光伏电池片,然后通过伸缩结构控制支座托盘下降,同时第一支座也相应下降。第二支座固定在传输件上,其位置固定,整个光伏电池片整体呈向下弯曲的弓形。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中,烧结完成之后的弓形光伏电池片在收缩过程中与光伏电池片的收缩预变形相抵消。因此,该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片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矫正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矫正装置在初始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矫正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提供的矫正装置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座与第二吸嘴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7中:1-第一支座、11-第一吸嘴连接管、12-调节件、13-螺旋弹簧、14-固定件、15-第一抽气管、2-第二支座、21-第二抽气管、22-第二吸嘴连接管、3-支座托盘、4-伸缩结构、5-第一吸嘴、6-光伏电池片、7-传输件、8-第二吸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片的平整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的印刷系统。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包括伸缩结构4、支座托盘3、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及均能够与光伏电池片6吸合第一吸嘴5和第二吸嘴8。伸缩结构4用于控制支座托盘3的升降,伸缩结构4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等能够带动支座托盘3升降的结构,伸缩结构4可以安装在传输件7上,也可以安装在其它能够随着传输件7 —起移动的结构上。第一吸嘴5和第二吸嘴8为碳纳米复合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托盘(3)、多个固定在所述支座托盘(3)上的第一支座(1)、安装在传输件(7)上且带动所述支座托盘(3)升降的伸缩结构(4)、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传输件(7)上的第二支座(2)、能够均与所述光伏电池片(6)吸合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1)端部和所述第二支座(2)端部的第一吸嘴(5)和第二吸嘴(8);所述第一支座(1)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吸嘴(5)和所述支座托盘(3)上且穿过所述支座托盘(3)上的中心部位的支座孔,同时与所述第一吸嘴(5)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吸嘴连接管(11)及与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11)的腔体连通的第一抽气管(15);所述第二支座(2)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吸嘴(8)和所述传输件(7)上且与所述第二吸嘴(8)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吸嘴连接管(22)及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管(22)的腔体连通的第二抽气管(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片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托盘(3)、多个固定在所述支座托盘(3)上的第一支座(I)、安装在传输件(7)上且带动所述支座托盘(3)升降的伸缩结构(4)、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传输件(7)上的第二支座(2)、能够均与所述光伏电池片(6)吸合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I)端部和所述第二支座(2)端部的第一吸嘴(5)和第二吸嘴(8); 所述第一支座(I)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吸嘴(5)和所述支座托盘(3)上且穿过所述支座托盘(3)上的中心部位的支座孔,同时与所述第一吸嘴(5)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吸嘴连接管(11)及与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11)的腔体连通的第一抽气管(15); 所述第二支座(2)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吸嘴(8)和所述传输件(7)上且与所述第二吸嘴(8)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吸嘴连接管(22)及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管(22)的腔体连通的第二抽气管(2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I)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吸嘴连接管(11)上的调节件(12),安装在所述支座托盘(3)上的固定件(14)及安装在所述调节件(12 )与所述固定件(14 )之间的弹性元件。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2)的个数为五个,且五个所述第二支座(2)中的一个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磊,荣丹丹,吕景记,魏文秀,张术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