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367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包括:泵体(4);输液管,连接于所述泵体(4);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主管路(1)、第二主管路(2)和多个分流管路(3);所述分流管路(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1)的出液端和第二主管路(2)的进液端;各所述分流管路(3)均包括输液支管(3-1)和流量管(3-2),所述输液支管(3-1)上设有控制件。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操作,能够对流量进行多档控制,从而很好地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能够调节流量的一次性微量输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次性输注泵广泛应用于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其借助输注动力,通过限流装置的控制,能够以一定速度、微量、持续、均匀地注射药物。相对于传统的电子注射泵或靶控泵来讲,一次性输注泵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购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一次性输注泵的流量较小,属微量级别,流量控制相对困难,因此现有的一次性输注泵大都不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在临床使用中很难满足流量变化的需要,部分输注泵虽然能够实现流量调节,但流量调节部分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操作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操作,能够对流量进行多档控制,从而很好地满足临床使用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包括:泵体;输液管,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和多个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的出液端和第二主管路的进液端;各所述分流管路的流路上均设有流量管和控制件。优选地,各所述分流管路的流路上进一步设有输液支管,所述控制件设于所述输液支管。优选地,所述分流管路与第一主管路、分流管路与第二主管路以及分流管路的输液支管与流量管均通过管接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分流管路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所述分流管路与第一主管路、分流管路与第二主管路的管接件为三通件;连接所述输液支管与流量管的管接件为四通件。优选地,所述三通件为扁三通,所述四通件为扁四通。优选地,所述分流管路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优选地,所述流量管和/或控制件上设有流量标签。优选地,所述流量管和/或输液支管上设有流量标签。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管路上设有注液阀和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第二主管路的出液端设有鲁尔接头。优选地,所述控制件为止流夹。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微量输注装置的基础上,对输出路径进行了改进,其输液管先分流为多个分流管路,然后再汇集到同一输液管输出,各分流管路的流量取决于流量管,采用控制件开启或关闭分流管路,可选择参与输注的分流管路,形成不同的流量管组合方式,从而输出不同的流量,实现对流量的多档控制,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操作,能更好地满足临床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主管路2.第二主管路3.分流管路3-1.输液支管3-2.流量管4.泵体5.注液阀5-1.封帽6.过滤器7.鲁尔接头7-1.堵头8.止流夹9.流量标签10.扁三通11.扁四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为一次性输注泵,主要由泵体4、输液管等部分构成,其中输液管连接于泵体4,大体上可分为第一主管路1、第二主管路2和分流管路3三大部分。第一主管路I上设有注液阀5和过滤器6,过滤器6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防止微粒进入人体,第二主管路2的出液端设有鲁尔接头7。分流管路3的数量为两个,其进液端连通第一主管路I的出液端,出液端连通第二主管路2的进液端。各分流管路3均由输液支管3-1和流量管3-2对接形成,流量控制部分为流量管3-2,每根流量管3-2的流量可在Imf 50ml范围内选择。输液支管3-1上设有止流夹8,通过开启或关闭在对应输液支管3-1上的止流夹8,可分别控制相应的流量管3-2,即在该止流夹8关闭时,该流量在输注中不起作用,反之,打开止流夹8,该流量起输注作用。通过不同流量值的流量管3-2组合和止流夹8的开启或关闭状态组合,可实现ImriOOml范围内任一流量的微量输注。流量管3-2上贴有流量标签9 (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流量标识),以便在操作时确认流量值,为防止误操作,还可以在止流夹8或输液支管3-1上也贴设流量标签9。具体地,分流管路3与第一主管路1、分流管路3与第二主管路2以及输液支管3-1与流量管3-2均通过管接件相连接,其中,连接分流管路3与第一主管路1、分流管路3与第二主管路2的管接件为扁三通10,连接输液支管3-1与流量管3-2的管接件为扁四通11。这里,扁三通10和扁四通11起连接、导通作用,若分流管路3与第一主管路1、分流管路3与第二主管路2以及输液支管3-1与流量管3-2为一体式结构,则可以省略相应的扁三通10和扁四通11。其工作原理如下:I)根据临床的需要,选择所需要输注流量的一次性输注泵。2)注药:如图示,关闭输液支管上的两个止流夹8,打开注液阀5的封帽5-1,用注射器向注液阀5注入待输注的药液,将药液注入泵体4内。3)拧开鲁尔接头7的堵头7-1,将鲁尔接头7与临床用的硬膜接头或输注用针连接,用于患者治疗部位。4)开启止流夹8,输注药液到人体。根据所需的输注流量,选择开启不同的流量管3-2前端输液支管3-1上的止流夹8,选择开启方式有三种:a)开启上止流夹8,输注上流量管3-2的标称流量,即上流量标签上显示的标称流量。b)开启下止流夹8,输注下流量管3-2的标称流量,即下流量标签上显示的标称流量。c)同时开启上、下止流夹8,输注流量等于“上流量管的标称流量”与“下流量管的标称流量”之和。这样可得到三种不同流量的输注。同理,若采用三根流量管3-2和三个止流夹8进行组合,可实现七种不同流量的输注。当然,流量管3-2和止流夹8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或三个,通过增加相应流量管3-2的数量和对应的止流夹8的数量,可实现更大范围的流量输注,具体能够获得的流量数可根据排列组合方式进行确定。本装置通过对一次性输注泵流量输出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多根流量管3-2进行组合,经过简易的结构转换,采用简易的止流夹8开启或关闭,实现多流量可调节控制。上述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采用止流夹之外的其他部件对输液支管进行通断控制等等 。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包括:泵体(4);输液管,连接于所述泵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主管路(1)、第二主管路(2)和多个分流管路(3);所述分流管路(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1)的出液端和第二主管路(2)的进液端;各所述分流管路(3)的流路上均设有流量管(3?2)和控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包括: 泵体(4); 输液管,连接于所述泵体(4);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主管路(I)、第二主管路(2 )和多个分流管路(3 ); 所述分流管路(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I)的出液端和第二主管路(2)的进液端; 各所述分流管路(3)的流路上均设有流量管(3-2)和控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管路(3 )的流路上进一步设有输液支管(3-1),所述控制件设于所述输液支管(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路(3)与第一主管路(I)、分流管路(3)与第二主管路(2)以及输液支管(3-1)与流量管(3-2)均通过管接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流量可调节微量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路(3)的数量为两个; 连接所述分流管路(3 )与第一主管路(I)、分流管路(3 )与第二主管路(2 )的管接件为二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联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