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53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现有技术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瘀证方面没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药物组成几个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山萸肉10~15g;菟丝子10~15g;金樱子9~12g;熟地10~15g;仙灵脾10~12g;黄芪15~30g;炒山药15~30g;醋鳖甲15~30g;王不留行10~15g;姜黄12~18g;赤芍9~12g;丹参15~30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组方合理,配伍简单;谨守病机,用药简练,配伍精妙。2、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
技术介绍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以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分为两大类:一为单体成分如冬虫夏草菌丝制剂;另一类为中药复方如复方肾炎片等等。前一类主要对肾脏局部损伤起保护作用,无法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后一类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慢性肾脏病肾脏局部的病理改变多为活动性病变与静止性病变并存,活动性病变得不到控制,临床表现虽为慢性过程,而肾脏本身的病变将进行性进展直至发展到尿毒症。上述中成药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瘀证方面没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其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瘀证且副作用少、临床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几个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山萸肉10~15g;菟丝子10~15g;金樱子9~12g;熟地10~15g;仙灵脾10~12g;黄芪15~30g;炒山药15~30g;醋鳖甲15~30g;王不留行10~15g;姜黄12~18g;赤芍9~12g;丹参15~3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几个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 山萸肉l~l5g;菟丝子l~l5g;金樱子9 12g;熟地l~l5g;仙灵脾l0~l2g;黄芪15 30g ;炒山药15 30g ;醋鳖甲15 30g ;王不留行10 15g ;姜黄12 18g ;赤芍9 12g ;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