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相华专利>正文

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及其泡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339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及其泡制方法,属于中药泡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地骨皮中药材,通过以下的泡制方法制备而得:通过清洗和高温蒸制去除药材表面的杂物和泥沙、药材中的草酸钠晶体以及氢氰酸,然后通过干燥、粉碎、熬制、制丸四个步骤制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泡制方法制得的地骨皮中药材,可以直接食用,食用简单方便,并且该泡制方法去除了地骨皮中对人体有害的酸性物质,扩大了该药材的使用范围,增强了地骨皮药材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泡制

技术介绍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和心经,是一味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中药材,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鲤血,内热消毒。《中华本草》记载,地骨皮具有降压作用、解热作用、降血糖作用,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因此,地骨皮作为药材使用,对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美容护肤、祛斑抗衰老、补肾补钙、强壮筋骨等方面具有特殊疗效。中药的泡制方法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制药技术,对于中药的泡制方法研究目前尚处于传统阶段。现有技术中的中国药典和各地泡制规范中,记载的地骨皮的泡制方法为拣去杂质及木心,略洗,晒干,切段。按照上述的泡制方法制得的地骨皮仅是做了简单的去杂除水分的处理,去除了 地骨皮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以及水分,方便长时间存储,食用方法是按照传统的中药煎制方法煎汤服用,不能直接食用,使用不方便。同时由于地骨皮中含有草酸钠和微量的氢氰酸,草酸钠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过量食用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等症状;氢氰酸含有剧毒,在食用过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其通过以下的泡制方法制备而得:1)去除药材表面的杂物和泥沙:将地骨皮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捞出;2)去除药材中的草酸钠晶体:将去杂的地骨皮用清水浸泡5?7小时后用流动水冲洗直至浸泡水的水色清亮;3)去除药材中的氢氰酸:将浸泡冲洗过的地骨皮蒸制12?14小时取出,加热温度160?180℃;4)干燥:将蒸制后的地骨皮干燥至其含水量4?5%;?5)粉碎:将干燥后的地骨皮粉碎成颗粒粒度为0.1?0.2mm的粉末;6)熬制:将1份重量的粉末加入3份重量的水后加热熬制7?8小时后得到凝胶状物质;7)制丸:将步骤6)熬制得到的凝胶状物质制成药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其通过以下的泡制方法制备而得: 1)去除药材表面的杂物和泥沙:将地骨皮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捞出; 2)去除药材中的草酸钠晶体:将去杂的地骨皮用清水浸泡5-7小时后用流动水冲洗直至浸泡水的水色清亮; 3)去除药材中的氢氰酸:将浸泡冲洗过的地骨皮蒸制12-14小时取出,加热温度160-180。。; 4)干燥:将蒸制后的地骨皮干燥至其含水量4-5%; 5)粉碎:将干燥后的地骨皮粉碎成颗粒粒度为0.1-0.2mm的粉末; 6)熬制:将I份重 量的粉末加入3份重量的水后加热熬制7-8小时后得到凝胶状物质; 7)制丸:将步骤6)熬制得到的凝胶状物质制成药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丸重量为3g/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骨皮中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250-300°C,干燥时间0.5至2.5小时。4.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相华
申请(专利权)人:余相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