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健康远程检测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脑电检测装置对患者进行脑电检测的时候,需要患者到配备有脑机等脑电检测设备的医疗机构,如果需要对患者跟踪检测脑电,患者需要多次往返医疗机构,这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另外,脑电信号非常微弱,现有技术中的脑电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容易受到环境信号的干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差。现在的体温计为独立的设备,不便随身携带,不能随时随地测量体温。传统的心电测量,一般使用的五导联结构,即在人体的左右、左右脚踝和前胸连接点击,再进行测量。因为心电信号为心脏活动在人体体表,具有信号微弱、信噪比低、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在测量心电时,容易受到工频信号、电极接触噪声、肌电、放大电路内部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干扰。现在常用的血压计由袖带、压力表和气球三个部分构成。测量血压时,将袖带平铺缠绕在手臂上部,用手捏压气球,在测定血压时,在袖带里面靠肘窝内侧动脉搏动处放上听诊器。在测量时,当听到听诊器中传出的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收缩压,接着水银柱下降,到脉搏跳动声音变弱时,此时水银柱所在的高度就是舒张压。这种血压计需要先加压再泄压,并只能在泄压时测量血压,导致测量时间长,而且还需听诊器,使测量装置复杂。加压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导致不适感。在现有技术中,血氧饱和度是反应血液含氧量的重要参数,在临床上是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来判断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传统的有创方法是抽取动脉中的血液,利用血气分析法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的基础上计算血氧饱和度。这种有创检测方法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 ...
【技术保护点】
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监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电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移动通讯装置CPU、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健康监护中心,脑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监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心电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移动通讯装置CPU、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健康监护中心,脑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体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心电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血压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血氧监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健康监护中心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心电监测模块至少包括三个测量电极:施加在人体上测量心电信号的心电图正极、心电图负极和心电图接地极,三个测量电极分别接触人体左右手指端和手掌,心电监测模块还包括具有前置放大器的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Α/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 心电图正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心电图负极连接前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心电图接地极接地,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后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Α/D转换器的输入端,Α/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数字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移动通讯装置CPU的输入端; 前置放大电路、去除干扰噪音的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后置放大电路、Α/D转换器和消除50HZ工频干扰的数字滤波电路集成为一体,采用ADS1292放大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心电图正极和心电图负极分别通过抗干扰导线与前置放大器连接,心电图接地极通过抗干扰导线接地;抗干扰导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绝缘层、第一抗干扰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抗干扰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 组成:浙青60-8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15%、无规聚丙烯4-14%、丁苯胶乳3-10%、聚(3,4一乙二氧撑噻吩)5-10%、纳米级钒2_8% ;第二抗干扰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浙青50-70%、双酚F树脂8-13%、硅烷偶联剂6-17%、酚醛胺3-8%、聚苯胺5-10%、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_5%、纳米级三氧化二铁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健康远程移动通讯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脑电监测模块包括脑电采集电极(1-1)和集成模拟前端(1-10),集成模拟前端(1-10)包括多路开关(1-2)、缓冲放大器(1-3)、低通滤波器(1-4)、高通滤波器(1-5)和模数转换单元(1-6),脑电采集电极(1-1)通过多路开关(1-2)与缓冲放大器(1-3)的输入端连接,缓冲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1-4)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康明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