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可炎专利>正文

带轮子的簸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24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轮子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以及前端的簸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簸箕本体的下部后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轮,在所述簸箕本体的下部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前轮,在所述簸箕本体后端面垂直固定一个立杆,在所述立杆上固定有把手;所述的前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后轮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轮子的簸箕,通过前后设置的前轮和后轮就可以轻松地移动,在需要装填垃圾时,因为簸箕头与簸箕本体之间的夹角存在,只要向前倾斜立杆就能够省力地推拉着簸箕里面的垃圾行走,而且只有簸箕头与地面接触,更为紧密,可以一次性将地面上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簸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轮子的簸箕
技术介绍
小学生或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肯定要用到簸箕,而现有的簸箕只是一个装垃圾的容器,装上垃圾后搬运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簸箕装上垃圾后搬运起来很不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轮子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以及前端的簸箕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簸箕本体的下部后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轮,在所述簸箕本体的下部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前轮,在所述簸箕本体后端面垂直固定一个立杆,在所述立杆上固定有把手。所述的前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后轮的直径。所述的簸箕头与所述的簸箕本体成一夹角,该夹角为160° 170°。本技术的带轮子的簸箕,通过前后设置的前轮和后轮就可以轻松地移动,在需要装填垃圾时,因为簸箕头与簸箕本体之间的夹角存在,只要向前倾斜立杆就能够省力地推拉着簸箕里面的垃圾行走,而且只有簸箕头与地面接触,更为紧密,可以一次性将地面上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本技术簸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簸箕本体,2-后轮,3-立杆,4-把手,5、前轮,6、簸箕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带轮子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I以及簸箕头6.其中簸箕头6和簸箕本体I不在同一平面而是成一个夹角a,该夹角a为160° 170°,在本实施例中,夹角a为164°。在簸箕本体I的下部后端和前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轮2和两个前轮5,且前轮5的直径小于后轮的直径,在簸箕本体I的后端面垂直固定一个立杆3,在立杆3上固定有把手4。本技术的带轮子的簸箕,在把垃圾扫进簸箕内后,向后倾斜立杆就能够省力地推拉着簸箕里面的垃圾行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轮子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1)以及前端的簸箕头(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簸箕本体(1)的下部后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轮(2),在所述簸箕本体(1)的下部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前轮(5),在所述簸箕本体(1)后端面垂直固定一个立杆(3),在所述立杆(3)上固定有把手(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子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I)以及前端的簸箕头(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簸箕本体(I)的下部后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后轮(2 ),在所述簸箕本体(I)的下部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前轮(5),在所述簸箕本体(I)后端面垂直固定一个立杆(3),在所述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炎张肖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可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