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圆柱型卧式固定导热金属壳体,导热金属壳体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导热金属壳体内设有圆柱型卧式旋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两侧旋转转盘圆周上焊接的多条水平放置的导热金属管,导热金属管通过导热金属壳体两侧贯通或错位的进、出料口装卸铝棒,所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上连接有可推动铝棒的进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进出料机构,轻松实现在高温环境中将重量大的铝棒从电磁加热炉内推出并将截取后剩余的铝棒推回电磁炉内的进出料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
技术介绍
铝型材在成型前需要把铝棒加热到约50(TC,然后剪段送入铝型材挤压机挤压成型。铝棒的加热方式有燃煤、燃油、天然气、电阻、电磁等加热方式,电磁加热作为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具有加热速度快、棒温均匀、节能减排等特点。早期的电磁加热炉包括卧式旋转加热炉,在旋转加热炉的外周壁上均匀设有若干轴向穿装金属棒的管体,每个管体的外壁均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随着旋转加热炉转动,需要通过电刷环与电源接通,由于电刷环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出问题,使用寿命低,影响整个加热炉的运行。近期的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卧式旋转炉体,炉体的周壁上固定有若干可轴向穿装金属棒的管体,炉体容置于一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内设有保温层,绝缘外壳外设有电磁感应线圈,通过线圈对管体和金属棒进行加热。由于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深度限制,旋转炉体上装金属棒的管体近外壳处温度高,靠内处温度低,需加热的金属棒受热不均,须很长时间加热、传温才能使金属棒温度均匀。由于此种设计的特性,加温时间长,电源功率较大,耗能大,比燃煤、燃油加热的成本重。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缺点进行了改进,专利技术出一种铝型材挤压铝棒智控节能电磁炉,该电磁炉的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导热金属壳体外,不随转盘转动,无需安装电刷环,结构更加合理,使用寿命更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将管体内已被加热的铝棒取出,然后根据加工需要截取一部分,并将剩余部分送回电磁炉内进行保温。由于铝棒自身重量大且处于高温环境中,传统的上料或下料机构无法实现上下料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圆柱型卧式固定导热金属壳体,导热金属壳体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导热金属壳体内设有圆柱型卧式旋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两侧旋转转盘圆周上焊接的多条水平放置的导热金属管,导热金属管通过导热金属壳体两侧贯通或错位的进、出料口装卸铝棒,所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上连接有可推动铝棒的进出料机构。在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同一管体的水平轴线的延长线上。在本技术中,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I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II。在本技术中,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III和位于出料口处用于夹住铝棒端部的机械手I。在本技术中,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I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IV,待加工铝棒I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I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不同管体的水平轴线的延长线上。在本技术中,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II和位于出料口处用于夹住铝棒端部的机械手II,待加工铝棒II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II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III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VI,进料口的旁边设有推杆VII,该推杆VII与出料口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待加工铝棒III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III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全自动进出料机构,轻松实现在高温环境中将重量大的铝棒从电磁加热炉内推出并将截取后剩余的铝棒推回电磁炉内的进出料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电磁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圆柱型卧式固定导热金属壳体1,导热金属壳体I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导热金属壳体I内设有圆柱型卧式旋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两侧旋转转盘圆周上焊接的多条水平放置的导热金属管,导热金属管通过导热金属壳体I两侧贯通或错位的进、出料口装卸铝棒,所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上连接有可推动铝棒的进出料机构。以下为几种进出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同一管体的水平轴线的延长线上,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12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113,推杆12和推杆113的控制端通过一电机实现联动,从而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两个推杆运动。在使用过程中,推杆12从进料口进入管体内推动铝棒,使铝棒从出料口往外移动,之后根据实际需要截取部分铝棒,然后推杆Π3反向推动铝棒,使铝棒返回电磁炉内。当需要上料时,只需将待加热铝棒放置到推杆12与进料口之间,然后推动推杆12即可。实施例二: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III4和位于出料口处用于夹住铝棒端部的机械手15。上料时,将待加热铝棒放置到推杆III4与进料口之间,然后推动推杆III4进行上料。下料时,只需将机械手15伸入进料口内并夹住铝棒端部,再将铝棒拖出来,截取后,机械手15将剩余铝棒推回原位。必要时,推杆III4亦可伸入管体内,辅助机械手15拖动铝棒。实施例三: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16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IV7,待加工铝棒16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18连接,推拉机构18可为伸缩缸或电机。下料时,推拉机构18推动待加工铝棒16进入管体内,其端部推动已加热铝棒往出料口移动,截取后,推杆IV7将剩余铝棒推回原位。当管体内的铝棒所剩不多时,只需将待加工铝棒16推入管体内将剩余铝棒推出,待加工铝棒16留在管体内进行加热,上料方便。实施例四: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不同管体的水平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119和位于出料口处用于夹住铝棒端部的机械手1110,待加工铝棒119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IIll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推拉机构IIll进行上料。下料时,只需将机械手IIlO伸入进料口内并夹住铝棒端部,再将铝棒拖出来,截取后,机械手IIlO将剩余铝棒推回原位。必要时,可在进料口的旁边设有推杆VIII,该推杆VIII与出料口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用以辅助机械手IIlO拖动铝棒。实施例五: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不同处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待加工铝棒ΠΙ12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VI13,进料口的旁边设有推杆VII14,该推杆VII14与出料口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待加工铝棒II112与一推动其左右移动的推拉机构II115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推拉机构II115推动待加工铝棒II112进行上料。下料时,推杆VII14推动铝棒往出料口外移动,之后根据实际需要截取部分铝棒,然后推杆VI13反向推动铝棒,使铝棒返回电磁炉内。当然,本技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圆柱型卧式固定导热金属壳体(1),导热金属壳体(1)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导热金属壳体(1)内设有圆柱型卧式旋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两侧旋转转盘圆周上焊接的多条水平放置的导热金属管,导热金属管通过导热金属壳体(1)两侧贯通或错位的进、出料口装卸铝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上连接有可推动铝棒的进出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铝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包括一圆柱型卧式固定导热金属壳体(1),导热金属壳体(1)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多组电磁感应线圈,导热金属壳体(1)内设有圆柱型卧式旋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两侧旋转转盘圆周上焊接的多条水平放置的导热金属管,导热金属管通过导热金属壳体(1)两侧贯通或错位的进、出料口装卸铝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或出料口上连接有可推动铝棒的进出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招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位于同一管体的水平轴线的延长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招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I (2)和位于出料口处的推杆II (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的招棒节能电磁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处的推杆III (4)和位于出料口处用于夹住铝棒端部的机械手I (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进出料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梁敏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